第一篇:信息技术读书笔记
头道中学2014-2014学年度下学期
信息技术简介——读书笔记
王立勤
2014-5-23
信息技术简介
一、信息与信息科学
信息是信息科学的基本要素,既是信息科学的出发点,也是信息科学的归宿。具体地说,认识信息的本质和运动规律是信息科学的出发点;利用信息来达到某种具体的目的是信息科学的归宿。
(一) 信息及其特征:
从本体论的角度,信息可以定义为:“事物运动的状态和(状态改变的)方式。”即事物的内部结构与和外部联系的运动状态和方式。
信息不是消息,信息是消息的内核,消息是信息的外壳,二者是内核与外壳的关系; 信息也不是信号,信号是信息的一种载体形式,两者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信息也不是知识。知识是有组织的、大量的信息,获得信息并不等于获得了知识,知识是关于事实和思想的有组织有系统的陈述,二者是分散与组织的关系。
从认识论层次看,信息的定义是:“主体所感知(第一类认识论意义的信息)和表述(第二类认识论意义的信息)的相应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包括状态及其变化方式的形式、含义和效用。”
信息的十个基本特征:可量度、可识别、可转换、可存储、可处理、可传递、可再生、可压缩、可利用、可共享。
(二)信息科学的研究内容
信息科学可定义为:“研究信息及其运动规律的科学。”更精确地说:“信息科学是以信息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信息的运动规律作为主要研究内容、以信息科学方法论作为主要研究方法、以扩展人的信息功能(特别是其中的智力功能)作为主要研究目标的一门科学。”
住处科学所要研究的信息运动的七种规律:
信息产生的规律、
信息获取的规律、
信息再生的规律、
信息施效的规律
信息传递的规律
信息系统优化或自组织的规律
信息过程智能化的规律
当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典型模型中,只有所有单元(信息感知、识别、交换、传递、存储、检索、处理、再生、表示、施效)都发挥作用的时候,主体才能从本体论意义的信息中提取第一类认识论意义的信息,并从中对对象形成正确的认识,在此基础上,产生出反映主体意志的第二类认识论意义的信息,并通过它的反作用实现对对象的变革或改造。
二、信息技术
技术并不是从古就有的,也不是永恒不变的。在人类发展的初始阶段,既没有技术也没有科学,人们完全是以赤手空拳不争取自己的自下而上和发展的。后来在人类认识与了解自然的过程中,为了增强自己的力量、赢得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科学技术才逐渐发生和发展 1
头道中学2014-2014学年度下学期
起来的。
人类的四种器官及其功能:
感觉器官,包括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平衡感觉器官等――获取信息。
传导神经网络,它又可以分为导入和导出神经网络等――传递信息。
思维器官,包括记忆、联系、分析和决策系统等――加工和再生信息。
效应器官:包括操作器官、行走器官和语言器官等――施用信息。
信息技术四基元:
感测技术
通信技术
计算机和智能技术
控制技术
信息技术的体系的四个基本层次:层次的划分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主体技术层次:主干――四基元
应用技术层次:枝叶与花果――四基元繁衍出来的具体技术群类
支撑技术层次:根系――机械技术、电子与微电子技术、激光技术和生物技术等 基础技术层次:土壤――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
三、信息技术的发展
(一)古代信息技术(远古――19世纪中叶):
声音与光――自然状态下的信息技术;
文字、造纸与印刷――信息技术的第一次飞跃
数字与运算――信息加工技术的雏形
(二)近代信息技术(19世纪中叶――20世纪中叶)
电报――序幕的拉开,1844年,美国画家,电报发明人莫尔斯
电话――篇章的推进,1876年,美国教授,贝尔
无线电信――高潮的到来
(三)现代信息技术(20世纪中叶――现在)
计算机――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1946年,
计算机与通讯技术的结合――现代信息技术革命,20世纪60年代
信息高速公路――现代信息技术的力作,1993年
四、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
教育信息化是一个追求信息化教育的过程,而信息化教育是以教材多媒体化、资源全球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活动合作化、管理自动化、环境虚拟化为显著特征的教育形态。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将其作为一种教学工具渗透到各门学科中,以培养学生获取、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技术与课程整合把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和学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
影响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的因素:
客观环境的因素(包括环境、硬件、软件及资源);二是教师的因素;三是学生的因素。 (环境因素、人的因素(包括管理者、维护者、应用者)。
第二篇:信息技术读书笔记
信息技术读书笔记
白亚玺
认真拜读了《课堂管理不容忽视的八个细节》这篇文章。这篇文章不是长篇大论,讲大道理,而是以一个专业研究者的眼光,透视了课堂上教师的言行举止、学生的身心表现,并将这些细节加以理论阐释说明,文章中所提到课堂管理8个细节,令我思绪万千,反省自己,有时候自身是会出现文章中所提到的这样那样的问题,在一些情况看来理所当然,感觉很熟悉,但是往往被忽视,但却是问题的根源。 课堂管理是教学必不可少的一环,不仅仅是一种方法,更是师生教学活动中的一种状态。课堂,是教师展示自身生命价值的舞台;教学,是教师职业活动的主要存在形式。
读了这篇文章,使我深刻认识到我们课堂管理真的很重要,在平时的课堂中我们要多观察、多思考,时时刻刻关注自己课堂上容易被自己忽视的细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发现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教学改革才能不断的在自己的课堂深入发展。我想,面对复杂的信息技术课堂管理现状,只要老师明白了解决问题努力的方向,仔细揣摩教学的一言一语、一招一式,凭借潜心准备与敏锐观察,对课堂细节不懈打磨才能时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成就精彩的信息技术课堂
第三篇:《信息技术教育学》读书笔记
最近我细细品读了彭绍东教授撰写的《信息技术教育学》,受益 ……此处隐藏2996个字……组织
数据组织是把数据按照便于计算机处理的形式组织起来。其目的是对数据进行有效地管理。 数据结构是指数据在外存和内存的组织,包括存储结构及操作方法。
1数据组织的岑次:
(1) 数据项;
(2) 记录
(3) 文件(记录变长的原因:不同记录数据项的长度不同;不同记录的数据项数目不同。
(4) 数据库
2数据间的描述形式:
(1) 数据的物理描述;
(2) 数据的逻辑描述。
3数据的物理组织
(1) 顺序的数据组织:实用与在要求按顺序将存储的许多记录打印成报告;文件记录的
数据量大,而每一运行需要处理少量记录的情况。
(2) 直接的数据组织
4数据的逻辑组织:是对相关记录进行逻辑编排。
12。.2.5文件组织
文件的组织方式是要有顺序文件、索引文件和直接存取文件
带有索引表的文件叫索引文件。其在存储器上分为索引区和数据区。
12。.3信息安全
12.3.1信息安全及其基本特征
a信息安全是指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
保密性是为保障信息仅仅为那些被授权的人使用;
完整性是为保护信息及其处理方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可用性是为保障授权使用人在需要时可以获取信息和使用相关的资源。
b信息安全的基本要素:
机密性是确保信息不暴露给未授权的实体和进程
完整性事只有得到允许的人才能修改数据,并能够判处数据是否被篡改;
可用性是得到授权的实体在需要时可访问数据;
可控性是可以控制授权范围内的信息流向及行为方式
可审计性是对出现的安全问题提供调查的依据和手段。
12。.3.2安全威胁
安全威胁是指莫个人、物、事件对信息资源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或合法性曹成的危害。
12。.3.3影响数据安全的因素:内部、外部。
12。.3.4数据加密与解密
按作用不同数据加密技术分为:数据传输、存储、完整性的鉴别以及蜜月管理技术。密钥加密技术分为对称密钥体制(仕人密钥加密)和非密钥体制(公开密钥加密)。
数据加密技术可分为对称性加密、不对称加密、不可逆加密。
1对称加密技术
2非对称加密技术
3密钥管理:(1)密钥产生;(2)密钥备份与恢复;(3)密钥更新
12。.3.5数据备份与恢复
备份数据时应注意的:
(1) 重要数据要定时备份,时间不要太长
(2) 利用数据压缩技术
(3) 使用时要口令、加密技术、数字签名等
(4) 系统运行日志是对每个文件进行修改的记录,包括修改前与修改后
(5) 要备份数据的存储介质
(6) 定期检查备份数据的有效性
12。.3.6文件存取控制
它是用来解决文件保护,保密和共享3个问题。
1存取控制矩阵和存取控制表(二维矩阵)其特点便于管理。
2用户权限表
3使用口令(优点是占空间少,方便;缺点是保护能力弱,改口令不方便)
4使用密码(优点是保密性强,缺点是需要编码技术)
12。.3.7文件保护和保密
1文件保护是防止文件因用户操作系统或系统故障而受到破坏。
2文件加密:
文件加密与保护的不同是文件保护是防止文件被破坏,而文件的保护是防止不经文件拥有者授权二窃取文件。
常用文件保密措施:隐蔽文件目录,设置口令,和使用密码。
3文件共享
包括不允许同时使用和允许同时使用。
第13章 信息处理法律法规
13。.1知识产权
13。.1.1知识产权的概念: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名称标记权、资质不正当竞争,而不包括科学发现权、发明和其他科技成果。
13。.1.2知识产权分类
1工业产权;2著作权
13。.1.3知识产权的特点:无形性、双重性、确认性、独占性、地域性、时间性
13。.1.4我国保护知识产权的法规
13。.2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13。.2.1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主体:公民和法人等其他组织
13。.2.2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客体:
是指著作权法保护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范围。
1计算机程序
2计算机的文档
13。.2.3计算机软件受著作权法保护的条件:
1独立创作
2可被感知
3逻辑合理
13。.2.4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权利:
包括著作人身权、著作财产权、著作权的形使
1计算机软件的著作人生权:精神权利和经济权利
2计算机软件著作财产权;而其软件著作权享有:使用权、复制权、修改权、发行权、翻译权、注视权、信息网络转播权、出租权使用许可和获得报酬权、转让权。
3软件合法持有人的权利
4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行驶:
a软件经济权利的许可使用:独占许可使用;独家许可使用;普通许可使用;法定许可使用和强制许可使用。
b软件经济权利的转让使用
5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保护期:是至产生完成之日,保护期为50年。
13。.2。5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侵权的鉴定
1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侵权行为:10种
2不构成计算机软件侵权的合理使用行为:软件合法获取;合理使用要少量;使用目的要具有商业营业性。
3计算机著作权软件侵权的识别:技术性、依赖性、多样性、运行性。
13。.2.6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法律责任
1民事行为
2新政责任
3刑事责任
13。.3计算机安全条例和法规
13。.3.1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
13。.3.2有关计算机机房的国家标准和规定
13。.4互联网安全的法律法规
13。.4.1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方法
13。.4.2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 一.总则
二.安全保护责任
三.安全监督
四.法律责任
五.附则
13。.5信息安全的法律法规
1总则
2安全保护制度
3安全监督
4法律责任
5附则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