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节约粮食观后感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亲身体验过才知道了农民伯伯的苦。我们一定要爱惜粮食,节约每一粒米。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节约粮食观后感范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在我们幼儿园时,老师就开始教我们这首古诗了,因为这首诗告诉我们粮食来之不易,要珍惜每一粒粮食。
记得小时候,我喜欢边吃饭边玩耍,经常把饭菜撒了一桌的,爸爸、妈妈看到后直摇头告诉我要珍惜粮食,但那时我不懂,依然这样做,终于有一次妈妈看到发火了:“单单,能不能认真吃饭,不要把饭撒的到处都是,要懂得节约粮食,知道吗?”我听后不服气的说“不就是一些饭吗,有什么了不起的,家里不是有很多米吗!”。妈妈听后生气的说:“你知道粮食是怎么来的吗,每一粒米都是农民伯伯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知道吗,这样吧等你放暑假我带你到附近农田里去看看粮食是怎么种出来的吧!”暑假终于到了,一天早上,我还在睡梦中,妈妈就把我叫醒了,当我们来的农田旁时,秧苗已经插了好多了,几个农民伯伯赤着脚,弯着腰,挥汗如雨地在泥泞的水田里一颗一颗的插着秧苗,他们每个人的衣服都湿透了。看到这些,我心里惭愧极了,原来农民伯伯种粮食这么辛苦啊,起早贪黑的,我以后再也不浪费粮食了。
从那以后,不管是在任何地方吃饭,我都不会再浪费粮食,不光是我自己不会浪费,我还告诉我的弟弟、妹妹和身边的小朋友农民伯伯是怎么把粮食种出来的,千万不要浪费粮食。
节约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良好习惯。生活中需要节约的地方还很多,随手关灯、随手关水龙头…只要我们每个人都从我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习惯,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就一定能在全社会发扬光大。
节约是一种美德,更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养成的一种良好品质。当学校组织全校同学们观看《节约粮食,从我做起》的短片后,更让我体会到了粮食的可贵。
从一年级到四年级,我们听过也学过很多关于珍惜粮食的文章,可是听过了学过了之后,也就过了,留在我们脑海中的仅仅是我们应该懂得粮食的来之不易,懂得要节约粮食。可是,看到短片中,全校同学们每天中午浪费的饭菜就有好几百公斤,我一下子震惊了!想起了倒饭时同学们排着的长长的队伍,就是这长长的队伍,一顿饭下来,就好几百公斤啊!我一下子体会到了什么是“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再想想我们中国十三亿人口,如果顿顿像这样浪费粮食,那是多么庞大的一大堆粮食啊!看着这好几百公斤的剩饭剩菜,我真正地感受到了可惜!再看看山区小朋友顿顿吃的都是黄豆蒸饭,还要靠自己蒸饭,并且他们还是在外面露天吃饭时,我真的感觉自己是多么的幸福!他们吃的黄豆虽然营养价值高,但帮助成长却需要全面的营养成份。顿顿吃黄豆,再高的营养价值也只能满足一方面的营养需求,也难怪为什么他们的个儿会比较矮小,脸色会比较腊黄了。但是再看看他们吃饭时的表情,他们吃得是那么的津津有味,而且是一粒不剩,可见他们觉得自己能吃上黄豆蒸饭还是挺开心的,或许对他们来说,那已经是父母能力范围内能提供给他们的最好饭菜了。而我们每天中午三菜一汤,有荤有素,顿顿都有肉吃,有专门的食堂工作人员为我们做饭,有老师专门为我们盛饭,还可以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面吃,难道不觉得我们的生活是幸福的吗?对于我们的倒饭行为,难道我们不觉得羞愧吗?
在这里,我建议连青椒炒肉都还嫌难吃的同学们,多想想山区的小朋友他们的生活,尽量做到吃多少,盛多少,牢记“粒粒皆辛苦”的诗句。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珍惜每一粒粮食。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比喻粮食的来之不易,每一粒粮食我们都要爱惜,可人们却知而不做。
我们中午吃饭,有的同学只吃鸡腿什么的,剩下的米饭,菜,都不吃。他们自己认为不好吃,不要了,那非洲的孩子们能有馒头吃就高兴的不得了,那要把这饭给他们,他们不得高兴坏了,再说你倒掉的一粒米饭,一点菜,可都是农民伯伯很不容易,一点点种出来的呀!你随手一倒,那农民伯伯的很多辛苦都白费了,要是换过来,别人随手一倒,你去辛辛苦苦地种,你愿意吗?那为什么你在倒的时候不去想想农民伯伯呢?粮食可是农民伯伯用汗水,用勤劳的双手种出来的,人们啊,节约一些粮食吧,就按小的来说,全国每人节约一粒米就等于节约了13亿粒米,如果毎人节约一些菜,那全国人一共就节约了13亿那么多的菜,吃惊吧,一粒米是很少,但你要坚持每天节约一粒,那你一年就节约了365粒米,那米就能再做成一碗米饭,去捐给一些贫苦的人,这样就可以帮助一个人维持一顿饭,如果这个人已饿到极点,已快无法坚持时,这碗饭就说不定可以延长她的生命,一碗饭的力量无限大,有时在你眼里是一碗即将被倒掉的饭,但在一个饥饿的人的眼里却是一碗维持生命的饭。而且据有关机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如果把这些节省下来,可以挽救多少贫困山区人民的命啊!
马克思曾经说过:“节约无异于增产。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也正是基于对中国国情和家底的清醒认识。无论从人均资源量或政府、企业、家庭的财政情况来看,我们手头其实都很紧。在我们这样一个并不富裕的国家,能否在节约的问题上进入到人生更高的境界,事关社会和谐乃至中国社会的未来。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只有当节约成为一种生活态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成为内心需要的时候,我们才离真正的节约型社会不远了。” 我们要让节约成为一种生活上的态度。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可是一段时间以来,节约不再被认为是美德,却被当成小气、抠门的意思。其实不是的,参与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很多情况下,是通过培养良好的现代生活习惯实现的。
“由俭如奢易,由奢入俭难。”“节约光荣,浪费可耻。”“君子以俭德辟难。”“谁在平日节衣缩食,在贫困时就容易度过难关;谁在富时豪华奢侈,在穷时就会死于饥寒。”节约粮食,不仅仅是一种口号,不仅仅是因为我们和所有人的号召与呼吁,我们希望它是一种情结,熔铸在你与我的心中,从而自觉的作到节约粮食。
一碗饭的组成着永远是米,米的生产创造者永远是农民,珍惜一碗饭就是珍惜一碗米;珍惜一碗米永远是珍惜农民的劳动成果,同学们,让我们一起珍惜每一粒粮食吧!
当我看见这个题目,我就会想起这首古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当我读起这首诗变会想起一件事。虽然这是一件小事,就让我看出这个大哥哥的行为品质太不好了。所以大家千万不要向这个哥哥学习。
事情是这样的,那天,我和爸爸妈妈去吉野家餐厅吃饭,到了餐厅我们全家每人点了一份套餐,我们吃了一会儿,有一个大哥哥也来这里吃饭,坐在我们旁边,不一会儿他就很快的吃完了。我转过头一看就惊呆了……就连我们小孩子都很懂得要珍惜粮食不能浪费。我现在已经10岁了,没有看到任何人像他这样浪费粮食的。我非常想提醒他,可是被妈妈拦住了。我心里想:“为什么呀,他要这么浪费哪?本来吉野家餐厅的饭量就不是很多,可是他就把牛肉吃了,米饭剩下一大半,沙拉就没怎么吃,半个卤蛋一口没吃仍在碗的外边,嗨!……”
之后,我爸爸对我说:“他好浪费呀!对这样的人就欠饿他三天三夜,看他还吃不吃。”爸爸很愤怒的说着。妈妈微笑地对我说:“孩子,你可不要浪费呀!你看到别人的错,就证明你也懂事了。”我便回答:“我从小就知道吧饭吃得干干净净的,一点都不浪费。爸爸妈妈我懂得。”
在爸爸妈妈小的时候可以吃得鸡蛋就算是富有的了,可是这个大哥哥却这样浪费,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虽然我们国家现在发展的很好了也不能这么浪费呀!你不吃不要买了,何必要这么浪费呢?
古人云:“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一直在我耳边回响。
往事点点,汇成了我记忆的海洋。心中,每每泛起几多银白的浪花,让我回味,让我珍藏,让我体会出人生的真谛与乐趣。
记得有一次,吃饭时,我由于饭菜不好吃,所以就没吃多少。爸爸只见我碗里一粒粒的饭,语重心长地说:“粮食来之不易,可要好好珍惜啊!农民伯伯种出这些粮食是很辛苦的。”接着,爸爸给我讲了农民伯伯种植粮食的经过和付出的辛苦和汗水。
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还有必要从一粒米上来节约吗?有的同学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表面上看,掉几粒米是小事,可世界上的任何财富,都是劳动者以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创造的。珍惜这种创造的成果,不仅是对社会财富的爱护,也是对劳动的尊重、对创造的尊重、对劳动者的尊重。粮食是劳动者付出辛勤劳动、大自然消耗大量资源产生的财富,浪费它就是白白丢弃劳动成果、无端牺牲生态环境,最终受害的还是人类自己。一位学者就曾指出:“可持续发展,这句话在今天的世界上首先是指粮食。”我们浪费一粒米,扔掉一个馒头,实际上丢弃的是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丢弃的是对劳动人民的一片真挚情感,丢弃的是做人的一种品格和精神。我国现在还不富裕,在一些贫困地区还有将近3000万人尚未解决温饱问题。据统计,全世界每年有41000名儿童死于饥饿和有关疾病。人皆有食,也并不是每个公民都曾实现了的梦想。世界性缺粮的状况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也不会得到根本转变。因此,浪费一粒粮食也是很可耻的行为。
节约粮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有了节约意识,做起来很简单: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饭菜。尊重劳动成果、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已成为现代人的一种自觉意识。珍惜粮食吧,这是在珍惜你的生活!
建设节约型社会,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节约资源,健康生活,让我们从珍惜粮食开始做起吧。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