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得体会

明治维新与中日对比

时间:2024-11-18 18:48:55
明治维新与中日对比(全文共1596字)

作为中国人谈起日本,我们对它没有什么好印象不喜欢甚至痛恨它。但我不得不承认,它是一个强大的民族。一个面积仅为37.7万平方千米的岛国的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体,并且日本拥有发达的科技,完善的教育体系与资源,顶尖的人才。国民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这不禁让我们思考为何日本有这样的成果?

对于日本的历史我先前了解不多,“大国崛起”短短四十几分钟的介绍,勾起我了解这个民族的兴趣。“一衣带水”是形容日本与中国的地理位置,做为一个好学的民族,日本复制中国盛唐时期政治经济制度,实行大化革。甚至平假名片假名也是来源中国的汉字。但这样一个原先依赖中国的民族,却几十年后却在军事上压倒了中国。这个国家的崛起源于它的善变善学。

大国崛起中有一个场景使我印象深刻,1853年美国黑船侵略日本内海,逼迫幕府当局开放国门,不同于中国遭遇的鸦片战争日本对此的较为平淡甚至日本民众几乎是以欢迎的态度迎接黑船入关。在此之前日本虽说是自闭锁国但它对外界的消息并不是一无所知的。迎接美国黑船事件这固然有13年前中国鸦片战争的经验教训,更主要的还是这个民族善于接受学习新事物。列强的入侵同时向日本展示工业革命的结果,这极大刺激了日本渴望学习西方工业体系的决心。

1871年,日本高层组织了一个以岩仓为首的使节团,共计一百多人,其中高层官员达四十五人占日本全国高层官员总数的一半,考察了12个国家,写下近百卷的考察纪录,为了支持这一项浩大的工程日本甚至拿出来当年政府财政收入的2%。人员之多,投入之多,耗时之长,不得不为人所惊叹。日本积极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文化为本国的发展带给经验,也为之后国家工业化打下坚实基础。

对比中国郑和下西洋,虽说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文化的交流。但他们主要是为了宣扬国威,没有借鉴、学习他国的文化和先进技术。在自认为强大的天国中做着美梦,这真的使人叹息。

当时日本推崇中国的儒家文化,而儒家文化对于工商业是嗤之以鼻的。中国政府重农抑商,它们认为商也是最低等的职业,诸多的富商拥有万贯的家产却没有得到对应的权利,工商业更难以在中国发展。但在儒家文化盛行的日本这种情况却没有发生。

西方文明的冲击使这个民族意识到工业的重要性并且要由国家主导工业的发展。这使得日本发生了惊人地改变。涩泽荣一的弃官从商在日本轰动一时。不过细究起原因,当时大量的缫丝场、矿山冶炼厂、军工厂在日本遍地生根,为了改变百姓对工业的看法,日本高层首先劝说士族高官的女儿进入缫丝场当女工。政府高薪聘请外籍技术专家,大力扶持民办企业,最突出的就是三菱公司,在航运业上打败美国等企业垄断了日本到上海的航线。如此上行下效日本在短短的几年间实现的殖产兴业。

中国的“百日维新”中,尽管也颁布了一系列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变法诏书,但由于资产阶级维新势力并未掌握政权以及守旧势力的强大,根本不可能实施。“中国人的劣根性在于,死要面子活受罪,乐此不疲地宣扬自己那套早已过时腐朽的‘酱缸文化’。自我的迷惑、自我陶醉促使当时社会停滞不前。而日本在明治维新前,日本的旧统治者幕府已成为众矢之的。没有集权统治和封建制度的制约,明治维新在日本可以较为顺利进行。加之日本人灵活多变,善学善用的特点使得明治维新落到实处。

我们看一个变革不仅仅是变革时期的影响,从长远来看日本的明治维新不仅仅是当时的成功,这种效应还在持续着影响着日本今后的发展。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国的日本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原子弹的爆炸更使维新的成果付之一炬。战后最初几年,日本要靠各国的资助才能维持温饱。然而20年后,日本就实现了经济发展,国民生产总值不断攀升。跻身世界大国之列,对此的原因大家总说纷纭,但有一点都是指向,这是明治维新积累下来的软实力。日本极大重视教育仅1910年全国95%以上男子,90%女子受过教育,这是许多发达国家所不能比的。人才与发展意识是日本在短时之内重新复起的原因,这值得我们深思。

发展是一个民族国家应该具有的历史使命,回顾历史让我们了解到其他国家的变革的经验与成果的同时,也是我们认识自身的缺点和目标。中国作为后起之国,我们还有很多路要走。真正的大国,就应是从容地追求更高层面的发展。历史拥有着伟大的智慧,聆听历史回望大国风云,让历史照亮我们的未来。

《明治维新与中日对比(全文共1596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