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会口技的孩子》读后感
《会口技的孩子》读后感
在这本书中,记载这许多个故事,不像别的书那样只有一个故事。相比之下我更加喜欢这种连载的小说。
在这本书中有:《闭上眼睛看见我》,《海中人的歌》,《我把爸爸养在鱼缸里》等等连载小说故事,让我流连忘返,其中我最喜欢的是《会口技的孩子》。从第一段:一鸣惊人,第二段:渔翁授艺,再到:飞来横祸,画眉事件,最后是荣誉市民。每一段都让我浮想联翩,如痴如醉。甚至连上课的时候都在想着这个故事。我最喜欢的是渔翁对主人公江南说的话:我们身边并没有噪音,只是声音的高低,细弱之分而已;只要仔细凝听,各种声音都是流动的音乐。当看完这一段时,我发觉我对噪音的理解是否过于肤浅;是否反应过于强烈;是否误解了音乐。于是,我开始带着疑问看下去,慢慢的我发现的确如此,同时也开始,期待小说的连载了。可是我与多位好友互相交换此书,依然没有头绪。一天一天过去了,这本(转载需注明来源wwW.)漂流书,也要上交了,心里好像很不好受。仿佛他已经成了我的挚友,难分难舍。此时似乎不想写完这篇读后感了,生怕写完之后,书就不在了!
再见了书,再见了《会口技的孩子》,希望有一天,你再次漂流到我的手中!
厦门市思明区第二实验小学五年级:金童
第二篇:《要相信孩子》读后感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政教系08级素质拓展作品
《要相信孩子》读后感
《要相信孩子》这本书是苏联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深入总结他二十五年来所热爱并为之献身的教育工作写下的。这本书,给了我深刻的启迪,也让我感悟到很多东西。
每个人在自己的读书生涯里,总会犯这样或者那样的小错误,也会经常看到有同学犯错误的时候。你还记得老师是怎么处理我们这些做错事的孩子吗?相信很多人都会记得,老师对待犯错误的同学,基本上就是一种处理办法——在班上点名严厉的批评,希望班上同学引以为戒,同时幻想这位犯了错的同学能知错改过。很可惜,老师们往往收到的是反效果。这个犯了错误的孩子表现出来的不是悔疚的神色,而是无言的愤怒;班上的同学对这位“倒霉”的同学表示出来的是深深的同情,甚至会在心里面为这位伙伴找可以原谅的理由,而并不是认为他是反面的榜样。且来看看苏霍姆林斯基这位教育大师是怎么做的。“我们做教师的应该果园的园丁精心地照看嫁接到野生植物上的果树,爱护它的每一枝、每一叶那样,爱护和保持孩子们身上的一切好品质。任何时候也不要急于去揭穿儿童的不好的、错误的地为,不要急着把儿童的所有缺点公诸于众,而应当让儿童发挥内在的精神力量来克服自己的缺点。让集体看到的首先是每个儿童的优点,这才是育人的艺术所在。”他认为,一开始就把孩子的缺点暴露于集体之中,这会让孩子失去了做一位好孩子的积极性,而且严重地损害了孩子的自尊心。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创造条件去培养孩子的优秀品质,让他在不知不觉中让思想品格得到升华,如可以让经常迟到的孩子当纪律委员;让贪小便宜的孩子管理班集体的财物;让不爱劳动的孩子负责课室的保洁;等等。当他们的工作哪怕是有一点点小进步,教师也要及时真诚地表扬。通过这些措施,一步一步地把他们的小毛病纠正过来。这比对他们的错误进行无休止的批评和说教来得更加奏效。
在《要相信孩子》这本书里,作者谈到了了这么一个例子。一位女教师在教育一年级的孩子们要保持清洁时,发现一位小男孩的耳朵很脏。她就指着小男孩说:“大家看,格里沙的耳朵多么脏!他没有洗耳朵就来上学,这样是不行的。”结果,第二天,小男孩虽然把耳朵洗得干干净净地来学校,但他从此却变得非常紧张和胆怯,注意力往往不能集中,他总觉得大家都在看他的耳朵。教师越责备他,他的情况就越糟糕。这位女教师根本不知道她已经伤害到了一个孩子的人格、自尊和自豪感,她的直接刺伤了儿童的心灵。后来男孩转到别的班里,表现却一 1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政教系08级素质拓展作品
天比一天好,过去被那位女教师认为没有数学才能的他,恰巧在数学方面表现出了极大的才能。事实上,女老师完全可以采取另一种方式来教育孩子们保持清洁——叫大家看一看某个干净整洁的孩子,然后号召大家向好的榜样学习,有意识地看格里沙一眼,用目光向格里沙示意。
这个事例让我深深地感受到当一名教师言行严谨的必要性,因为很可能自己一句不恰当的语言,或者甚至是一个眼神,都有可能影响着孩子的一生。相反,如果孩子不仅知道而且体会到了教师对他个人的优点既注意到了,又很赞赏的话,那么他就会尽一切努力变得更好。这其中,我有着深刻的体会。一直以来,我都是班上默默无闻的学生,成绩不好也不坏,是属于最容易被老师忽略的学生。有一次我在报纸上发表的文章被班主任无意中看到,他拿着报纸来问是不是我投的稿,得到我肯定的回答后,他在班上特意表扬了我。不久又推荐我当学校的小记者,负责把学校里发生的大事小事以通讯稿的形式写在学校的板报上。为了不让老师失望,我在课余时间看了很多的课外书,坚持不懈地练笔。从那之后,每次写作文,我的文章几乎都成了老师在堂上朗读的范文。同时我还努力地学习其他科目,包括自己最差的数学,我也拼命去啃,最后,我在期末的时候,拿了全校的第一名,让很多同学和老师都很惊讶。我想说的是,老师那份欣赏与鼓励的力量,就是我努力前进的最大的动力。我想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的教育都提倡正面教育的初衷吧!
苏霍姆林斯基还特别注重在集体中教育孩子,用集体的力量去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品行。但这首先要培养孩子对集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要让孩子意识到自己是集体的其中一员,自己表现的好坏直接与集体对上号。“如果一个集体具有良好的道德风尚,并以此为骄傲,那么这个集体里的孩子也会自觉地努力争取在各方面都表现良好。”这就是集体的威力。通常我们会看到,那些获得荣誉的集体里的孩子,会为了维护他们集体的荣誉而自觉地克服一些自身的缺点,或者为自己无意识的行为损害了集体的声誉而感到十分的难过,并想尽一切的办法去弥补。因此这也让我明白了,要想教育好一个孩子,单凭老师一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要巧妙地运用集体这个大家庭来对他施加压力,加以感化,从而将孩子身上的优点渐渐巩固下来,将不足的地方一点点剔除。这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那样“教师对于教育对象的关怀、爱护确实会在他们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但集体的关怀往往会留下更深刻的印象。”这也难怪每一位负责任班主任都费尽心思致力于营造良好的班风、学风了。
第三篇:要相信孩子读后感
《要相信孩子》有感
谢思婷
暑期里读了《要相信孩子》这本书,作者是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深入总结25年来他所“热爱并为之献身的教育工作时写下的”动人诗篇。作品其中不少经典案例都可以让我们联系到工作中,给我启示,让我顿悟。有时我还发现我的一些做法多少还能和这些教育家的教育经历有类似,这实在让我感到庆幸。
书中提到一句:“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不应该挫伤他们的心灵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自尊心。”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要区别对待学生:成绩优异的学生我们偏爱,既聪明又听话的学生我们喜欢,中规中举的学生我们可以接受,活泼好动的学生我们忍受,而对于“笨”又“懒”的我们老师就没有法子了。也许换个角度去看去想,会有意外的收获和发现。首先我们作为老师就要有一定的耐心和胸襟,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位学生,宽容每一个学生的优劣、长短,相信他们一定会从幼稚走向成熟! 享受教育好一个坏孩子给自己带来那份喜悦要更加感动,要相信孩子,相信自己。
第四篇:当今口技
当今口技
b-box是近几年来流行的词语。它是beat-box的缩写。其实这是一种新起的文化,形成于8,9前的欧美国家。不过早在中国,所记载的口技,也是早期的b-box。而这种文化,现在已活跃于中国,不仅广州,在肇庆,不少人们,都逐渐对b-box产生浓厚的兴趣。今天,我有幸能遇到一位b-box学员。来向我们打开“口技世界”的大门。
他,(立仔) 是对b-box文化有一定了解的男生,就读于肇庆中学初2级10班。
好。现在就开始吧。
我:hello。很高兴能采访你。
立仔(一个微笑):hello。
我:根据你的认识,不如用你的语言来介绍一下b-box吧。
立仔(还真的托一托眼镜):这样说吧,b-box其实就是用嘴巴模仿出各种乐器的声音,打出各种节奏。有人说b-box等于口技,实际上不完全是,因为古代口技是用嘴巴模仿动物的叫声,而b-box不同,相比起来b-box更为复杂一点。
我:嗯。那你第一次知道b-box是什么东西的时候是在什么情况下呢?
立仔:没什么特别,就是一次看电视,一个叫“耳花缭乱”的节目,我看见一位台湾的哥哥,仅用一支麦,就赢得了全场观众的掌声。
我:哦?
立仔:刚开始他模仿大鼓的声音,真的很像,这是我心里十分惊奇。然后他模仿着大鼓,然后又逐渐加入小鼓,喇叭,最后同时还唱起歌来,那首《drop it like hot》《stand by me》令我印象深刻。
我:这么生疏的文化,为什么选择会学它呢?刚开始遇到什么困难?
立仔(他沉思了一会,又露出微笑):起初只想玩玩。因为身边的同学都学街舞,而我又觉得学街舞有危险,可是又想接触一下街头文化,于是想到b-box,就开始在网上自学看看。 困难当然很多,比方说刚学大鼓的声音已经学了两天,然后是吸气的小鼓声,练了一个多星期才有一点点感觉。还有一个贝斯的声音,我怎么也学不像,于是日夜都在练,搞到自己喉咙发炎,还失声。那段时间也听痛苦。而且又怕被别人听见会笑话自己,总是躲在角落练,自己独自在家又继续练。嘴巴都抽筋了。哈哈。
我:练习过程中一定有什么趣闻,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吗?
立仔:呵呵。多着呢。刚开始练习disco音,有同学不知情的,以为谁带了台mp3出来,老是找着,最后我把真相告诉他,他还恨不得揍我一拳。还有,初一下学期,我们学《口技》这篇文章,同学们就推我出去表演,后来还没学习完这篇课文,突然换了一位语文老师,同学有重新推我上去再表演一次。无奈阿!现在,我的同学也老“排斥”我,他们玩摇摇的学街舞的,都说,他们那两个项目,早晚进入奥运会。b-box呢,是不可能的啦。简直就是明踩了。不过事实上他们也佩服我的。
我:那第一次表演的时候难忘么?
立仔:说到第一次正式表演,其实自己并不紧张,而且只是自己班上一个班会节目,所以很顺利就表演完了,不过同学们的掌声很热烈。尽管他们知道我这个口技者平常都在练,他们有些已经听惯不怪了
我:对于b-box,你会坚持下去吗?学到什么样你才满意呢?
立仔:当然会坚持。现在已不是玩玩的了。土一点说,所谓学无止境,应该没有满意,只有短期目标吧。我希望能把《bill》学好!
我:庆至今还没有一个正式的b-box协会,有没有意思组织一个有关的网页或者团体呢,你也可以在这里向大家呼吁一下哦。
立仔:呃。我也尝试过在bbs里寻找伙伴,最终都沉下去了。但这并不代表我会放弃,我会坚持。现在学校也有几个同学跟我一样学习b-box,如果也想尝试一下b-box的同学不妨加入这个35292231这个q群。大家交流交流。
我:好的。谢谢你的采访。希望你能在b-box遮条路上取得满意的成绩。
立仔:不用客气。
采访结束,不管你是否对b-box这种潮流文化有没有兴趣,但我们要明白的是,没什么事情是没可能的。只要我们坚持。用于创新,就随时可以创造出一种新文化。成绩需要行动,想立仔一样,刚开始从电视上看到只觉得十分去新起奇,到鼓起勇气试学,途中经历困难,最终有决定坚持,要下牙关到现在。这其实是一个有意义的过程。
大家也不妨从什么事做起。比赛比赛。o(∩_∩)o
第五篇:口技解释
1、 京中有善口技者。
善:擅长,善于。者:??的人。 京城里有一个善于表演口技的人。
2、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大:隆重。于:在。之:助词,的。而已:罢了。 一天,正好碰上有一家大摆酒席请客,在客厅的东北角上安放了一个八尺宽的屏风,这位表演口技的艺人坐在屏风中,里面只放了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
3、众宾团坐。
众:众多。 客人们围坐在一起。
4、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寂然:安静的样子。哗:喧哗,大声说话。 过了一会儿,只听得围幕里醒木一拍,全场都安静下来,没有一个敢大声说话的。
5、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
遥:远远地。闻:听见。吠:叫。便:就。惊觉:惊醒。 远远地听到深巷里的狗叫声,就有一个妇人被惊醒,打着呵欠,伸着懒腰,她的丈夫说着梦话。
6、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 一会儿,小孩子也醒了,大声哭着。丈夫也被吵醒了。
7、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
乳:喂奶。乳:乳头。之:代词,他。 妇人拍着孩子喂奶,小孩含着乳头还是哭,妇人一面拍着孩子,一面轻声哼着哄他睡觉。
8、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
又:另。止:停止。 又有一个大孩子醒了,唠唠叨叨地说个不停。
9、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当;正在。是:这。初:刚刚。叱:大声呵斥。众:各种。 妙:妙处。备:具备。 在这个时候,妇人用手拍孩子的声音,嘴里轻声哼着哄孩睡觉的声音,小孩子含着乳头啼哭的声音,大孩子刚刚醒来的声音,丈夫大声呵斥大孩子的声音,同时都发出来,各种声音都表演得惟妙惟肖。
9、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目:用眼睛看。妙:奇妙。绝:极了。 全场的客人没有一个不伸长脖子,偏着头看,微笑着,暗暗地赞叹,认为奇妙极了。
10、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渐拍渐止:拍一会儿,停一会儿,逐渐停止了。 没有过多久,丈夫打鼾的声音响起来了,妇人拍小孩也拍一会儿,停一会儿,逐渐停止了。
11、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微:隐隐地。 盆器:盆碗一类的器物。 隐隐约约地听到有老鼠悉悉索索的声音,盆碗一类的器物翻倒倾斜的声音,妇人在睡梦里的咳嗽声。
12、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意:心情。 稍稍:渐渐地。正:端正。 客人们听到这里,心情稍微放松了些,渐渐把身子坐正了一些。
13、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忽然有一个人大声呼叫:“起火啦”,丈夫起来大声呼叫,妇人也起来大声呼叫。
14、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俄而:一会儿。 两个小孩子一齐哭了起来。一会儿,有成百上千人大声呼叫,成百上千的小孩哭叫,成百上千条狗汪汪地叫。
15、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中:其中。间:夹杂。火爆声:烈火燃烧发出爆裂的声音。作:发出。
中间夹杂着劈里啪啦房屋倒塌的声音,烈火燃烧发出爆裂的声音,呼呼的风声,千百种声音一齐响了起来;又夹杂着成百上千人的求救的声音,救火的人们拉倒燃烧着的房屋时一齐用力的呼喊声,抢救东西的声音,泼水的声音。
16、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凡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有的声音,没有一样没有的。
17、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指:指明。
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只手,每只手有上百个指头,也不能指出其中的哪一种声音来;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张嘴,每张嘴里有上百条舌头,也不能说出其中的一个地方来。
18、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于是:在这种情况下。色:脸色。席:座位。先:抢先。走:逃跑。
在这种情况下,客人们没有不吓得变了脸色,离开座位,扬起衣袖露出手臂,两条大腿哆嗦打抖,几乎想要抢先逃跑。
19、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群响:各种声响。绝:消失。之:代词,代屏风里面。 忽然醒木一拍,各种声响全部消失。撤掉围幕一看里面,仍只有一个人、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
?会宾客大宴
古:适逢,正赶上。今:会议。
?但闻
古:只今:转折连词,但是。
?稍稍正坐
古:渐渐今:稍微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古:其中夹杂着今:在事物两端之间
?两股战战
古:大腿今:屁股
?几欲先走
古:跑今:行走
以为妙绝(副词,极,非常)
群响毕绝(动词,断绝,消失)
众妙毕备(名词,妙处)
以为妙绝(形容词,奇妙)
手有百指(名词,手指)
指其一端(动词,指明)
众宾团坐(动词,坐下)
满坐寂然(同“座”,名词,座位)
妇抚儿乳(动词,喂奶)
儿含乳啼(名词,乳头)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