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倾慕着“三国”,不论是作为四大名著显赫的品牌影响力,还是关于他那些千百年流传下来,成为至今美谈的幽美历史,以及数计才华横溢之士。可敬!可叹!无不使人神往。偶尔接触一些零散的碎片,常为不能一览全局而遗憾!
出社会这几年来一直为工作为生活东奔西忙,这个愿望一再推迟实现的期限,眼下呆在这个新的环境里,所幸已溶入了新的工作,生活也整理出了一条头绪来。一个人奔至音像店,租来“三国”的带子,每每下班之余,一个人津津有味的进入一千八百多年前,在三国的世界里遨游。
刚开始的情节,我印象并不深刻,没有深入去看,因为打打杀杀,动不动就提个人头出来的场面,看着实在有点心畏。不用头脑,没有一点谋略,凶猛残暴,撕杀一片,这难道就是如此声名大阵的“三国”?可我不甘心,我想,既然能如此长久流传,一定有它非凡的历史意义。还是往下看看再说吧……
当曹操还是个毛头小孩的时候,那时这个名字还并不响亮,人们皆只称呼他曹孟德,有次他深夜投奔昔日的一个老伯家借宿,老伯为款待他,半夜起来磨刀杀猪,而他误以为人家磨刀要谋害自己,故而奋起把老伯家上上下下全部杀光,连手无寸铁的妇女儿童都没曾放过,后来到后院发现锅里正烧着水,凳上绑着猪。这才知道自己误会了人家,人家是原来是要款待自己呀!犯了错,只好逃路。在逃跑的路上,碰上打酒回来的老伯,非但没有向老伯坦诚错误,反而给了老伯深深一矛!如此残暴,不知良心何在?于此我对曹操留下切齿之恨。
在开始出场的众人人物当中,我当时最拥护的人是刘备。他虽本事不大,但他礼贤下士,深得人心。他像一池温静的水,而张飞则如一团猛烈的火,他与张飞能够“水火相容”,能与如此性格不相合的人结为兄弟并保持长久的友谊,可见心胸是如此的大!性情如此的好!以至于以后得诸葛亮得天下,从只身一人到坐拥天下,登上皇位。但他坐上皇位后的样子,我就不敢恭维了。他只顾一已私念,一心想着为关羽报仇,不听群臣进言,孤意行事。大大违背他的风格,所以早早地就撒手而去了。
在三国众多局面中,好像都是一些曹操与刘备的事,作为三国之一的吴,好像出现的频率相对比较少。所以知道有关吴王的事不多,印象最深刻的是吴王是位孝子,曹操曾说过:生子当如孙仲谋。这已成了如今流传下来的名言了。他对母亲的尊重,是值得我们后代这些子子孙孙学习的。
三国,是一场场激烈的斗争,不光斗勇,还斗智,但斗智胜于斗勇。在勇方面,曹操不愧为杰出代表。他行军打仗,冲锋上阵,好几次落魄得差点掉了脑袋,而每次都是绝境逢生,化险为夷。获得重生之后,他又继续着前有的威风,做着他的魏王。而智呢,当然首属诸葛亮,周瑜,思马懿,姜维等也算是三国里面智者的头筹,用计的高手。但都不如诸葛亮。诸葛亮的计法层出不穷,变化多端。从人尽皆知的草船借箭、火烧连营、让周瑜失了夫人又折兵,到后面七禽七纵孟获而收服孟获,到九出祈山,直至最后死在沙场上。甚至连死后怎么吓退曹军,都已作好了打算。以至于他死的那集,还害得我大哭了一晚。第二天听着孔明出山这首音乐,都听出眼泪了来。
三国完了,就如此结束了。我仅仅靠看一部录像带,只能了解一点肤浅的三国知识,不能说是掌握历史、大策大悟。真正关于三国时期的历史,肯定远远不止这些,也不是这些,所以我只敢发表一些浅略的看法。也怪我的浅薄无知吧,不能真正读懂那些伟人的心思。待日后有机会,一定要好好学习研究一下三国的智慧。
一本好书对于一个人甚至是一群人来说都是有着影响的。不管是什么书,对人都是有影响的。一本好书对人的影响当然也是好的。好书有很多,但我认为最好的还是当属罗贯中先生的《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刻画了近200个人物形象,最为成功的有诸葛亮.关羽.刘备.张飞等人。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其中有重情重义的关羽,神机妙算的诸葛亮,气量狭隘的周瑜,体恤民情的刘备,杀人如麻的曹操……
让我最敬佩的就是关羽,关云长了。关羽身高九尺,胸前长须飘飘,脸色好像红枣一样,一双丹凤眼,两条卧蚕眉,相貌雄伟,气度不凡。他降汉不降曹.秉烛达旦.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古城斩蔡阳,后来又在华容道义释曹操.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足智多谋,而且一生谨慎。他火烧新野.借东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智料华容道.巧摆八阵图.骂死王朗.七擒七纵孟获.空城计.七星灯.以木偶吓退司马懿.锦囊杀魏延……无不展现出他的才能。
这本书不仅仅诉说了三国时期从政治上到军事上的诸多事例、战例,还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刘备、曹操、诸葛亮、关羽、张飞、孙权、周瑜、赵云等人都是家喻户晓的人物。这本书,能使看过它的人产生爱国思想,从那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中找到他们的优秀品质并加以学习。
我喜欢看四大名著中的三国演义其中我也有深刻的感受。
这本书主要讲了东汉末年,汉灵帝刘宏无能。朝中大权被他的亲戚(一群贪得无厌的人)把持着,这群人把朝中搞得乌烟瘴气、民不聊生。董卓借杀掉这些人的名义,当上了丞相,当汉献帝八九岁的时候,他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许多大臣都对他不满。王允准备暗中杀掉他,可是曹操刺杀失败只好逃跑。王允最后用一条美人计才把他(董卓)杀了。最后魏统一了中国,改国号为晋,从此中国走向了统一的道路。
在《三国演义》中我最喜欢诸葛亮,(更多内容请访问首页www.)因为他足智多谋。有一次司马懿带领十万大军攻打蜀军,诸葛亮急中生智想出了一条“空城计”,他让两千五百名士兵全部打扮成老百姓,在大街上扫地,并让人把城门打开,自己在城上悠闲自在地弹琴来,让两名童子陪伴。司马懿的大军来了,看见这样的情景都不敢进攻。司马懿认为有伏兵,下令撤退,孔明就这样保住了城池。而司马懿他们也在撤退的路上,遇到了早已等号的张苞和关兴。这仗司马懿大败而逃。
我明白了智慧和勇气是并存的,我也懂得了要当一个有信用的人。
文/童瑞浩
三国演义有很多人看过,而我又看了一遍三国演义,发现了很多启示呢!
这个故事里有三个国家分别是:吴国、魏国、蜀国。
这个故事主要是围绕三个国家,魏国的曹操是十分奸诈、无情无义的人。就因为这样,经常会有人想刺杀曹操。他最经典的话就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而蜀国的刘备,是和曹操截然不同,他很有礼仪,仁爱人民。很遭人们的爱戴。
可是他们很注重人才,比如刘备就请了很多人才,最着名就是诸所周知的诸葛亮,还有武功高强的赵云、还有徐庶。
曹操也是有很多人才:曹操失了一个吕韦,祭奠时他不哭自己曹家的人,独哭吕韦。他的谋臣郭嘉死后,他也十分痛心。
这个事实说明,一个人是成就不了大业,必须团结,才能成功,俗话说:“一根筷子容易折断,可十根、一百根、一千根、甚至一万根,你不管怎么折也折不断。”如果你想一个人完成一些大事,但不管你怎么干,你永远只能失败,不能成功。要不然现在的公司怎么在召集人才呢?
这个故事还告诉我还善于听从他人意见。
这个故事里的人还有许多告诉了我很多道理。曹操告诉我:“人不能太奸诈、否则要受到报复。”刘备告诉我:“人要讲信用,才会受到尊敬。”诸葛亮告诉我:“要学会思考,才能成就大业。”
名着是经得起反复阅读,反复推敲的,好的名着伴人一生成长。
三国演义读后感500字
文/赵昺
读完厚厚的一本三国演义,真是让我受益匪浅,我不禁感叹历史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国演义真的为读者生动活现地演义了一个历史故事,也让我从中学到了一些为人处世之道。它讲述了从东汉未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名着之一。这本书人物描写的栩栩如生,故事叙述的有声有色。有料事如神的诸葛亮、周瑜,有阴险狡诈的董卓、曹操,还有英勇善战的关羽、刘备、张飞、赵云等。
关羽、刘备、张飞是在桃园结义的生死兄弟。他们在讨伐黄巾起义军胜利后,却只得了一个小小的芝麻官,真是老天无眼哪!后来,靠公孙瓒大人他们才任平原县的县令。他们三个人都是英雄豪杰。刘备是皇室后代,父亲是中山靖王,他有心去投军,为天下百姓着想;平时关羽也是英雄,他因为愤愤不平而杀了家乡的解良恶霸,所以也来投军;张飞虽然说是个急性子,但是他从不向无能的人投靠,对自己的结义大哥二哥听命是从,也为百姓着想。所以,他们三人就像现代中人们的公仆,为人民服务。
平时,我不太喜欢帮助别人,如果别人遇到了难题,我就不太喜欢帮助他,但是我看了《三国演义》这本书之后,心里就不这么想了,好像自己变得开朗大方起来。我觉得我们应该像英雄人物一样,全心全意的去帮助别人,保家卫国,无私奉献,具有大无畏的精神,做一个喜欢去帮助别人的好孩子。
三国演义读后感500字
文/欣欣
《三国演义》是一部断代体古典名着小说,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首先我看到的是像“滚滚长江东逝水……”这一类脍炙人口的诗句,接着引入正文。第一句话这样说到:“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句话不无道理。
《三国演义》读后感500字
吴泽宇
在我国文学的天空中,有四颗耀眼的明星,它们就是‘四大名著’,《三国演义》也是其中的一颗。这个假期我就把这一颗星,“重游”了一遍。而在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关云长温酒斩华雄》这一篇了。
这一篇讲了在十八路英雄讨伐董卓的时候,势不可挡的先锋——孙坚,在攻打汜水关时被董卓大将华雄击败,之后,又先后斩杀了俞涉和潘凤两名大将,此时军中缺少良将,无人再去迎战,袁绍叹道:“要是颜良和文丑在就好了,那里还怕他小小华雄?”话音刚落,关羽从军中走出,说到:“小将愿去砍下华雄的脑袋!”此时关羽的官职只不过是小小的马弓手,袁绍认为关羽的官职太低,便生气地喝道:“我们十八路诸侯大将几百员,却要派一个马弓手出战,岂不让敌军笑话?”关羽大声说:“小将若杀不了华雄的脑袋,就请砍掉我的脑袋!”曹操看到关羽如此英勇,便为他辩解道:“华雄又不是我军将士,他怎么会知道此人是一名马弓手呢?”袁绍一听,无言可对,只好默许了。曹操又为关羽端上一杯热酒,说:“将军喝了这杯酒,再前去杀敌。”关羽接过酒杯放在桌上说:“等我斩杀了华雄再喝吧。”说罢便提起大刀,上马前去与华雄决斗。
关羽自幼习武,武艺高强,没一会就把华雄斩于马下,他提着华雄的头颅回到军中,把华雄的头往地下一扔,举起酒杯把酒一饮而尽,此时酒还是温热的。军中上下无不惊叹。
我读完之后,十分敬佩关羽的勇气,这种勇气绝不是匹夫之勇,而是不因为别人的经历而害怕的勇气。我也感到,只有有勇气去挑战,你才有可能成功。
《三国演义》读后感500字
《变形记》观后感500字
地道战观后感500字
信仰观后感500字
阅兵式观后感500字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