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远古字源与稚拙孩童的跨时代交流

时间:2024-12-08 23:13:04
远古字源与稚拙孩童的跨时代交流(全文共3225字)

摘要:汉字是文化传播最基本单位,孩童是文化培养最基础年段。因此,小学承担了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使命——汉字教学。汉字有最浓厚的文化底蕴,字源追溯也因而成为了一种最原始但却很有效的学习方法。低段孩童的语文识字追求趣味化,字源追溯恰恰拥有此种优势。本文将字源追溯法在小学语文一年级的课堂中进行具体阐述,以寻找适合识字教学方式。

关键词:字源追溯法;一年级语文识字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如果要追溯这条文化河流的源头,大概便是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汉字雏形——甲骨文。时间推移,汉字经历了朝代更迭,山河变迁,终于演变成了如今的方块字。人类最喜欢也最愿意的便是不断寻找自己的根,汉字也不例外。许多考古学家钻入书海,寻找远古文字的蛛丝马迹。这一刻,那曾经费力镌刻的符号得到了认可,那些花费的力气终将被人们熟知。考古学家在寻找,社会在寻找,而教育者同样也在寻找。当那些奇形怪状公布于世,身为教育者的我们被抓住了眼球。我们惊叹,如此可爱的字体是祖先的聪慧,如此形象的文字是中国人的伟大。于是,教育者们想要将其带给我们最可爱的花朵,让他们和远古祖先来一次跨越时空的交流,便产生了字源追溯识字法。

汉字中的“六书”是指造字法中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以及用字法中的“假借”和“转注”。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字源追溯法使用最多的就是造字法,这里对用字法不做赘余阐述。

“汉字的造字法指汉字的构造方式”[1]。古代汉字的造字法更加形象具体,在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中起到促进作用。

一、 象形溯源形义交织

“象形就是用描绘事物形状来表示字义的造字法”。简单的说,象形字接近于图画。图画是一种最直接的呈现方式,是第一信号系统,能最快告诉受众所表达的东西。一年级的学生语言感受器正在发展中,对纯语言的客观描述接受能力并没有那么强。所以直观形象的图画能让学生易于接受。

汉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既是符号,必然是人造的相对枯燥的。象形字通过图画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古象形字有的像事物的整体轮廓,将字义与字形相结合,方便记忆。但是大部分的现行汉字已经看不出原有事物的样子。那么,就需要教师巧妙地将事物与字形进行关联,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一) 古象形字,直接教学

在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书中,出现了单独识字的版块。其中不乏有与古象形字类似的现行汉字。如在进行第一单元第四课《日月水火》教学时,日、月、山,田等生字和古象形字十分相似。在学习这些象形字的时候,学生相对轻松。教学这些象形字时,出示图片以及字体的演变帮助学生更好的记忆。

低段的学生以形象记忆为主,在教学中需要结合图画。古象形字在造字时采用的便是画图的实物图的方式,在识字教学中我会采用图画出示和动画演示等方法,从实物演示到汉字,更能加深学生对汉字的记忆。

(二) 现行汉字,关联教学

当然,也有很多象形字在演变的过程中,失去了和事物的相似性。但是汉字与事物总是有联结的。教师在教学时就需要找到汉字与事物的联结点,从中突破。比如在教学汉字“禾”时,出示原始象形字,学生就觉得不太像,这时就需要教师通过联结,和生活经验联系,将汉字符号转化成有生命的事物。我在进行“禾”字教学时,就是将古象形字和图片联系在一起。“禾”字头上一撇便是禾苗丰收的穗子,禾苗沉甸甸地弯下腰,从而进行“横撇”的书写教学,从右往左,禾苗弯下了腰。进行图片联想以后,学生之后在对“禾”与“木”的区分上会更加清晰。

在现行象形字的教学中,一定要找到图画与象形字的联结点。所谓联结,可以分为两种:意义联结和形状联结。意义联结指的是这个字本身的意义和图画意义相互联系;形状联结就是字形和事物本身的形状有所联系。只要能从这两方面上找到联结点,就能进行相关的教学。

二、 指事象征对比教学

指事字是造字法之一,是指“用象征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提示符号来表示字义的造字法”。指事字分为两种;一种是象征性符号的指事字,另一种是象形字加提示符号的指事字。无论是哪一种指事字,都是以意符几号作为纽带。像这样的字我们可以根据其特定进行对比教学。

(一) 象征符号的指事字

在许慎的《说文解字》种,就只明确了“上下”二字为指事字,也被称为古代指事字。“上”和“下”二字在造字过程中用弧向上和向下的两条长弧线(或长横线)为基准,上边和下边各加一短线表示“上”和“下”(如图)

像进行“上下”二字教学时可以采用对比法。我在进行反义词教学时,就出示“上下”二字的字源。在对比中更快地掌握两个字。另外,我还用大小书本叠加的方式演示汉字的字源。这两个字很多学生已经掌握了,但是有时对这两个字的书写会弄混淆。因此,对字源进行适当的解释,他们更能够理解哪个字是“上”,哪个字是“下”,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二) 象形字加提示符号

另外一种指事字为现行指事字,这些字在字形上已经看不出指事的意图,但是在意思上能够找到指事的原始含义。比如“甘”,字源为“口”有一个点,表示含着甜的东西,“甘”有甘甜的意思。“甘”的字源与“口”很相似,在教学时可以对比出示字源图,进行意义识字。另外,“刃”也是指事字,“刃”的字源是“刀”上加一点,本义是指出刀刃所在位置。平常在低段识字教学的时候指事字应用较少,但是学生往往会将相似的字弄混淆,比如“刀”和“刃”。在相似字教学时,教师便可以采用指事字对比图示法。

三、 以图会意意义教学

在小学低段运用比较多,更容易让学生理解的造字法便是会意字。这种造字法比较贴合学生生活,让学生更能切合实际的了解汉字。会意字是指“用两个或者几个部件合成一个字,把这些部件的意义合成新字的意义”。会意字通常不是独体字,它是由多个部件结合而成的。简单来说,会意字就是从组合的部件上领会汉字的意义。会意字可以说是建立在象形字的基础上,所以会意字的学习会比象形字稍显困难。另外,低段学生大脑并没有发展完善,理解能力稍弱。如果教师只是口头讲述,低段学生理解会比较困难。所以在会意字教学的时候不能只口头意义讲述,可以增加字源图或者图画增加视觉上的理解。

在部编版一年级上册的语文书中,专门有对会意字的学习和应用,这一版块的设置也是为了学生更好地了解汉字结构,对中华文化有初步认知。语文部编版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九课《日月明》是对会意字学习的系统教学,课后作业中也涉及到会意字的拓展。会意字很大一部分不需要出示字源图来解释,从本身的组成部件便可大致猜出其基本意思。比如“小土尘”,细小的土为灰尘;“日月明”,太阳和月亮组合在一起就更明亮了。这些简单部件可以理解的就不需要借助字源来教学了。虽然不用字源图来进行解释,但是因为低段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还是需要运用图画进行讲解。我在进行“小大尖”教学时,学生对字形基本能够理解,但是对于小大为何为尖有一定的疑问。在教学时,我采用的是出示金字塔的图片,上小下大为尖。这样的方法简化学习,也减轻了学习负担。

但是还有一些会意字是无法通过简单部件拆分而知道其意义的,这样的字就需要字源的帮助了。比如“休”字,左右结构,可拆分为“亻”和“木”,单人旁对于一些孩子来说无法理解其偏旁含义,那么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需要出示字源。“休”的字源是一个人靠在大树上,这就是“休息”,出示字源图一目了然。

会意字对于学生学习汉字是非常有帮助的,学生对于未知的事物是充满好奇的并且想要去攻克它。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是会使用谜语导入方式的原因之一。会意字就是如同猜字谜一样,在教学过程中,会有学生对其十分感兴趣,这也调动了学生对汉字学习的积极性,这就是会意字的魅力。

另外,形声字是最后一种汉字造字法。但是形声字的学习在一年级识字教学中出现较少,在小学中高段的学习普遍较多。这里做简单阐述。形声字是指“由表示字义类属的部件和表示字音的部件组成新字”。形声字涵盖了汉字的“字形”和“字音”,如“洋”,形旁“氵”表示海洋里的水,声旁“羊”表示字音。在汉字的演变过程中,形声字的数量在大量增多。《说文解字》中,形声字收录比占百分之八十以上,可见,我们的汉字大部分都是以形声字为主。之后的小学中高段教学会运用到很多的形声字教学。

汉字是文化传播和记录的重要途径,而孩童是汉字传承最好的树苗。汉字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不可缺少的学习部分。当然,目的不是为了让孩子比赛记忆多少字,更多的是培养孩子对于汉字学习的兴趣,提升他们对母语文化的热爱程度。现代的快餐式文化慢慢在蚕食人的意志,人们渐渐丢失了对母语文化的热爱。那么在培养下一代的时候,我们要重拾母语文化的自信。让孩子们发自真心地去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发源——汉字。教师是培养人的职业,首先人必须懂得自己的根,对汉字进行追溯,这是一种文化唤醒。

当五千岁的汉字穿越千年与七岁孩童见面时,这种文化的心灵撞击是令人震惊的。追溯字源,一层一层找到汉字的本来面目,孩子们会惊讶于古人超群的智慧,并且会以他们的祖先为豪,迈着前人脚步继续开拓新天地。

参考文献:

1.《现代汉语》上册 黄伯荣廖序东

2.《说文解字》 许慎

《远古字源与稚拙孩童的跨时代交流(全文共3225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