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企业文化

我国企业价值现状的一般分析(精选多篇)

时间:2025-03-21 15:35:57
我国企业价值现状的一般分析(精选多篇)(全文共15914字)

第一篇:我国企业价值现状的一般分析

文章标题:我国企业价值现状的一般分析

我国企业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处于价值亏蚀的状态,企业获利能力以及未来增长预期呈现下降趋势。其表现又多种,比如国有资产获利能力的降低、企业大面积亏损甚至破产、企业丧失基本的价值创造能力、国有资产流失严重等。例如,在1995年第五次全国国有企业清产核资中,共清理出国有企业资产损

失和资金挂帐为7000多亿元,占当时国有企业全部所有则权益的29.2%。而到2014年第文章来自-http://www./底,上述不良资产达1.8万亿元,与1995年相比,每年递增27.8%,占当年国有企业全部所有者权益的31.4%,提高了2.2个百分点。

我国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也说明了这一问题。

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状况

年份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14

上市公司

家数

177

287

311

514

719

825

923

1060

平均每股

收益(元)

0.35

0.32

0.25

0.23

0.27

0.19

0.20

0.203

净资产

收益率

14.60

14.20

10.80

9.50

10.09

7.96

7.99

7.66

亏损公司

家数

0

2

17

31

41

86

85

97

亏损公司

所占比例

0

0.68

5.26

5.85

5.5

9.16

8.23

8.7

平均亏损

额(万元)

――

――

――

6898.00

12710.9

15950.76

11638.2

14259.9

从定量角度分析国企创造价值能力的研究,国内还很少见。刘芍佳和从树海(2014)的研究,应以1995到2014年的公司发行a股的中国上市企业作为研究样本,采用的数据来自企业公开的年终财务报告。并且,为保证数据的真实性,设置了一些条件以剔除掉具有造假嫌疑的观测值。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企业目前处于一种资本与利润并增,但创值显著下降的状况:在1997到2014年间,上市企业平均利润额从每家6800万元上升到7400万元,增长约7%;同时,资本投入增长约37%,其中股东权益资本增长约50%。相比之下,企业的平均创造价值能力却显著下降,从1700万耗值额增至2800万。同时,企业的耗值面也在扩大,从62%上升至73%,市场总耗值额从126亿升文章来自-http://www./至312亿。企业耗值增加表明企业“圈钱买利润”的资本经营粗放行为的加剧恶化,企业资本规模过渡膨胀而资本效益在不断下滑。这一现象也说明,上市公司的利润完全靠股东资本的增长来支撑着。

再以美国思腾思特管理咨询公司对我国上市公司2014年财富创造排名为例,位于排行绑中前10名的情况见表。

2014年中国上市公司eva排名(万元)

000539粤电力a105690

600019宝钢股份83564

600018上港集箱77999

600642申能股份76914

600956中原油气66887

000858五粮液64441

600098广州控股51360

600001邯郸钢铁49588

600104上海汽车48074

600005武钢股份40754

中国1000多家公司中,2014年只有一家公司的mva为负值,1999年有15家公司的mva为负值,1998年有20家。这一比例比国外要低得多。在2014年,美国有13%得公司mva为负值,东南亚地区为36%,欧洲为18%,印度为65.2014年我国这一数字没达到1‰,说明我国上市公司得市场价值可能被普遍高估,与企业得内在价值相背离。

由于mva的计算价值完全以公开的财务报表信息以及股份信息为基础,它不能识别某些

上市公司精心设计的恶意骗局,如银广夏,mva达到178亿元,而其绝大部分利润来自系统的造假,因此造成股价上升。同时分析中国2014年财务信息,可以发现利润普遍有所增加,而eva却在减少,这表明中国上市公司效(请勿抄袭Www.)率低下,利润可能存在操纵。mva局限性还体现在投入资本额这一计算基数来自公司资产负债表,可能会受到企业选用的会计方法的歪曲,企

业的一些资产价值如人力资源等无形资产往往因难于计量而被忽视,mva的准确性还受到股票市场有效性的影响。

2014年中国上市公司mva排名(亿元)

600019宝钢股份424

600642申能股份275

000539粤电力a228

000959首钢股份209

600008首创股份202

600663陆家嘴186

600121郑州煤电182

000557银广夏178

600018上港集箱171

600832东方明珠169

我们对照2014年eva与mva的排名,可以发现两者有着很大的不同。同时进入两项排名10位只有粤电力a,宝钢股份和申能股份3家,且顺序也存在变动。其实,eva是从基本面分析得出的企业在特定时间内创造价值,而mva是企业为股东创造或毁坏了多少财富在资本市场的体现,是市场对企业未来获取eva能力预期的反映。显然,在越有效的股票市场上,企业的内在价值和市场价格就越吻合,mva就越能反映企业现在和未来获取eva的能力,即越是有效的资本市场,两者的正相关性就越高。在美国,2014年度上市公司的eva和ema相关性为0.81。2014年度日本的这一数字为0.70。

造成我国企业价值亏蚀的因素很多,而且常常交织,互相牵扯。主要有内部治理机制、投资行为、企业能力以及资本市场效率等方面的约束对企业价值产生影响。

《我国企业价值现状的一般分 ……此处隐藏11604个字……不突出、机构臃肿、调度失灵以及资金短缺等一系列问题,反而加速了企业的衰亡。代理理论认为,当一方将决策的权力授予给另一方,并对另一方提供相应报酬时,代理关系就产生了。股东和经理之间就是一种典型的委托代理关系,经理作为受托者会利用信息不对称及手中的权力,偏离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而去追求自己的利益,突出表现就是公司规模最大化和过度多元化。公司规模越大,经理可以获得更大的权利,多元化经营可以降低经理的职业风险,加大经理在公司中地位,还可以获得更多现金流量的支配权。在西方发达国家,由于具有较为完备的法律体系,资本市场、产品市场、劳动力市场和经理人市场相对发达,企业的经理层不会过度的偏离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因为他们会到企业内部治理机制的约束以及来自股东“用脚投票”的威胁。

(三)内部人控制阴影挥之不去,企业“家长制”作风严重。内部人控制现象在转轨国家进行经济改革时容易出现,是指从前的国有企业的经理或职工在企业公司化的过程中获得相

当大一部分控制权的现象。我国国有企业在股份制改造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也面临着内部人控制的问题,尤其是集团公司的负责人几乎控制了整个集团的全部大权,包括公司的经营决策、资金调动以及人事安排。在集团公司的负责人的权利与责任脱节的情况下,很难保证他们不会利用手中的权力进行利己主义行为。

事实上,我国很多企业集团的董事长或总裁在集团内保持着较为严重的“家长制”作风,他们决定着公司的一切大小事务,使得股东大会和董事会的作用不能正常发挥,同时利用手中的权力损害外部股东的利益,侵吞公司的财产。从最近发生的几起案件来看,我国企业集团确实存在较为严重的内部人控制问题,集团的负责人绕开董事会挪用公司资金、转移公司财产到自己关联企业的事件时有发生。企业“家长制”作风也会增加企业本身的经营风险,加大决策失误的可能,从长远看将不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例如,接近过湖南成功集团总裁刘虹的人表示,“刘虹不放权,不相信别人,是个事业狂,把工作都抓在手里”,正是刘虹这种家长作风,使其力排众异而收购酒鬼酒,也注定了成功集团的“不成功”。

(四)监管环境尚不成熟,企业监督机构形同虚设。良好的监督环境是规范经理人员行为、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基本保障。监督机制一般包括企业内部自我监督和外部来自政府及市场的监督,良好的监督环境是企业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督共同作用的结果。例如,美国具有一系列规范公司行为的法律法规,同时企业内部设立董事会,其超过四分之三席位的董事为外部董事(独立董事),这充分保障了董事会的独立性,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对公司财务进行监督与控制,并直接对董事会负责。相较之美国,我国的法律体系尚不健全,缺乏有效的上市公司退出机制,在公司监管方面还具有许多法律空白,对中小股东的法律保护普遍缺失。在机构设置方面,我国《公司法》要求股份公司设立监事会与董事会平行,明确监事会要对公司财务以及公司董事、经理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履行职责的合法合规性进行监督。然而,我国上市公司监事会的作用却难以得到充分地发挥,由于国有股一股独大,股东代表出任的监事往往由控股集团公司任命,而确定监事名额的又是集团公司的董事长或总裁,自己派人监督自己,监事会的实际作用可见一斑,只不过是一个应付检查的花瓶摆设。

四、关于提高我国企业集团治理绩效的思考

(一)完善以产权联结的母子公司体制,优化股权结构。我国企业集团的组建一般都具有明显的行政干预的烙印,集团公司与政府之间以及集团公司与下属子公司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集团公司作为市场主体很难在市场中独立,而子公司也很难独立地进行经营管理,集团公司对子公司管的太多、统的太严是我国企业集团治理中的突出问题,有的集团公司与其下属子公司人事安排基本上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虽然子公司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但不具有独立的经营决策。造成上述现象的根源是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单一的股权结构,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产生过多地来自政府的任命,而非市场选择的结果,由于国有股一股独大,其他中小股东要想动摇经理人员的地位,首先要撼动国有股的控股权力,从目前的形式看,对于中小股东这简直是不可能的,由此也造成了我国股市是一个纯投机性的市场。

由此看来,摆正集团内公司的位置,优化其股权结构是我国企业集团治理的根本途径。目前,我国正在如火如荼展开的股权分置改革将会对集团公司治理产生革命性的影响,但如果不能合理确定对价的水平,随着市场的迅速扩容,广大的中小股东终究要蒙受损失。

(二)规范组织结构设计,选择适当的公司治理模式

股份制公司成为主流的企业形式,是适应了经济发展要求的历史必然,而企业组织形式从集权的直线式,到分权的事业部式以及目前流行的母子公司式,也是企业集团发展多元化经营所做出的历史选择。事实上,适应集团公司自身特点的组织结构有利于企业价值的提升以及公司战略目标的实施。目前我国企业集团也普遍采用母子公司式组织结构,但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控制超出了应有的界限,在很多情况下,母公司更倾向于把子公司看成自己的分公司,

而忽视了子公司独立的法人地位,鉴于此,完善我国企业集团的治理机制就必须先明确子公司在集团中的地位,再选择适合集团公司发展的治理模式。

目前世界上成熟的治理模式有三种,即美英治理模式、日德治理模式和东亚家族治理模式。美英治理模式建立在新古典经济理论上,强调外部治理机制的作用,要求有发达的资本市场,认为在完全竞争的资本市场上,股价能够真实的反映企业价值,经营者也会因来自控制权市场的压力而努力工作。在日德治理模式中,银行等金融机构发挥着重要作用,公司的股权较为集中,股票流动性小,利益相关公司通过参股、人事交叉及契约等方式结成企业集团,股权变动及人事变化较为稳定。由于我国资本市场还不完善,而培育较为完善的资本市场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美英治理模式在我国很难发挥作用,我国企业集团可以借鉴日德治理模式,通过引入包括银行在内的机构投资者,改善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

(三)健全法律体系,强化内外部监督机制的作用

在法律层面上对企业集团治理结构做出硬性规定是提高我国集团公司治理水平的最高保障。由于我国资本市场起步较晚,企业集团历史遗留问题较多,我国的立法机制尚不完备,许多法律法规都具有事后性质,而在改革发展的前沿总是存在一些法律真空,一些企业的经营者利用法律的空白,偏离企业目标而从事机会主义行为,侵犯股东利益。

鉴于此,我国应首先完善立法机制,提高立法效率,针对集团公司治理中存在的问题专门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强化法律层面的保障机制;其次,规范信息披露,代理成本产生的重要原因就是经营者与所有者信息的不对称,因此规范经营者行为,必须降低所有者获取信息的成本,通过法律保障机制,强化公司信息披露,加大对信息舞弊的处罚力度,将会有效的遏制企业集团表外交易和关联交易,从而有利于维护股东利益;最后,充分发挥集团公司内部监督机制的作用,作为公司最直接的监督机构,公司董事会和监事会的作用不容忽视,而充分发挥“两会”作用的前提条件就是要保证其人员的独立性,因此,健全职业董事及监事人才市场就显得尤为必要。

《我国企业价值现状的一般分析(精选多篇)(全文共15914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