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庐山实习报告
庐山实习报告——07地理教育(2)班余静
实习目的:1、为了贯彻课堂教学与野外实践相结合,培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
地理野外独立工作的能力。
2、为了能够初步掌握对一个地区自然地理进行综合调查分析的方法。
3、地貌:将地貌学课堂教学与野外实习相结合,认识有关第四纪堆积物的成因类型,初步分
析实习地区的地貌发育过程,初步培养野外认识和分析地貌现象的能力,以及地貌
野外基本工作方法。
4、植物:观察和了解实习地区的植被及其主要植物群落类型,了解植物群落与环境的相互关
系,认识植物群落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其分布规律;识别本地区主要的一
些植物种类;调查样地的植物群落。
5、土壤:观察当地土壤类型,学会对土壤剖面的调查和分析。
实习时间:2014年5月11日——2014年5月16日
实习地点:江西庐山
实习内容:1、地貌:通过实地的观察了解庐山的大概地貌特征,进而分析一些地貌的成因,如构造地貌,流水地貌,冰川地貌。
2、地质:通过实地的观察了解庐山的地质构造。分析庐山的形成。
3、植物:辨认庐山地区植物以及采集植物标本和该地区的植被类型,拉植物样方并进行整理和
分类;对庐山地区的植物群落与环境进行基本调查和研究。
4、土壤:通过挖土壤剖面从土壤的成土因素方面分析庐山土壤种类。
实习路线:2014年5月12日:美庐——庐山会址——庐山大厦——大较场——庐山博物馆——芦林湖—
—电站大坝——大王峰阴坡观察土壤剖面——石门涧峡谷。
2014年5月13日:飞来石——如琴湖——锦绣谷——仙人洞——采集植物标本——圆佛殿—
—大天池——龙首崖。
2014年5月14日:含鄱口——植物园——五老峰——三叠泉
2014年5月15日:剪刀峡——望江亭——小天池
实习报告:
一、庐山概况
庐山位于江西省北部,九江市南,东经 115度52分——116度零8分,北纬29度26分——29度41分,长约29公里,宽约16公里,面积302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地带面积500平方公里。耸立在鄱阳湖与长江之滨,以雄,奇,险,秀闻名。享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庐山以“世界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14年3月又被批准为中国首批“国家地质公园”,201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中国首批“国家地质公园”,是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的旅游圣地,宋代诗人苏轼曾发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感慨!
庐山是一座地垒式断块山,外险内秀。具有河流、湖泊、坡地、山峰等多种地貌。主峰——大汉阳峰,海拔1474米;庐山自古命名的山峰便有171座。群峰间散布冈岭26座,壑谷20条,岩洞16个,怪石22处。水流在河谷发育裂点,形成许多急流与瀑布,瀑布22处,溪涧18条,湖潭14处。著名的三叠泉瀑布,落差达155米。庐山奇特瑰丽的山水景观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旅游观赏价值。
庐山生物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 76.6%。高等植物近3000种,昆虫2014余种,鸟类170余种,兽类37种。山麓鄱阳湖候鸟保护区,是“鹤的王国”,有世界最大的白鹤群,被誉为中国的“第二座万里长城”。庐山地处中国亚热带东部季风区域,面江临湖,山高谷深,具有鲜明的山地气候特征。年平均降水1917毫米,年平均雾日191天,年平均相对湿度78%,每年7月——9月平均温度16.9摄氏度,夏季极端最高温度32摄氏度。良好的气候和优美的自然环境,使庐山成为世界著名的避暑胜地。
二、庐山的地质概况
1、庐山的形成
庐山的形成经历了复杂而又漫长的过程,山体也由时代不同的岩石组成。它是一座崛起于平地的巍峨的孤立形山系。但是在上升之前它曾经也经历过了沉降的过程。
大约在10—23亿年前,即前震旦纪——二叠纪时,本区处于浅海至滨海环境,并发生缓慢的沉降,沉积物厚达5000米,沉积岩层有长石石英砂岩、石英砂岩、沙砾岩、砾岩、石灰岩、页岩和凝灰岩等。当然在总的沉降过程中,也有几次的上升,过程如下:前震旦纪——吕梁运动上升为陆地——后下沉——晚奥陶世上升——后下沉——志留纪末至泥盆纪早期上升(加里东运动)——泥盆纪中期至二叠纪下沉。 中生代燕山运动时,从上二叠纪至白垩纪庐山发生断裂上升而成为陆地——晚白垩纪庐山周围断裂下沉接受沉积,沉积物厚达数百米——第三纪历史地区微弱上升——第四纪直到现在强烈上升,并使庐山成为断块山,山体受到剥蚀,但是庐山周围相对下沉,而且产生鄱阳湖。庐山断裂上升量最大是在山体的中南部, 向东北方是西南方递减,所以庐山的高度也同样中南部最高。
2、庐山的地层
本区地层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庐山主要由震旦纪及前震旦纪地层组成,山体中部出露最宽向东北部和西部收敛,以九奇峰,仰天坪一节为界,庐山地层分为南、北两部。南部主要由出露前震旦纪双桥山群,庐山最高峰汉阳峰为前震旦纪喷出交流纹岩组成,因受风化,故呈圆浑状,北部出露震旦系统南沱 组。
3、庐山岩石的类型和特征
庐山的岩石主要有两种类型:沉积岩和变质岩。
(1)、沉积岩:沉积岩主要有长石石英砂岩、石英砂岩、沙砾岩、砾岩、石灰岩、页岩和凝灰岩。其中,砾岩最为常见。在环湖路的芦林冰碛泥剖面中,砾岩居多,大小混杂,但磨圆度均较好。其构造有层理构造和层面构造,主要受河流和风力作用影响而形成。
(2)、变质岩:庐山的变质岩主要由沉积岩经过区域变质作用形成大理岩、石英岩、板岩、片岩、片麻岩、角闪岩等,片岩居多。其结构有等粒变晶结构、斑状变晶结构、鳞片变晶结构等,构造多为板状构造、千枚状构造、片状构造、块状构造,特点是呈块型或片型,片岩层理分明。
三、庐山的地貌
庐山是由北东——南西走向断裂作用上升而成的断块山,平面呈肾型,中部宽向东北是西南逐渐收窄。山体内的褶皱、断层、个单斜构造地貌都很明显,此外,还有尚在争论中的第四纪山岳冰川地貌。
1、庐山的冰川地貌
庐山具有突出价值的地质、地貌和独特的第四纪冰川遗迹。十亿年前,庐山地区是浅海。中生代燕山运动,使庐山在2500万年前形成了一座独特的“地垒式断块山”。冰川地貌主要包括冰蚀地貌和冰碛地貌,这里我们主要去的是冰碛地貌:飞来石;以及冰蚀地貌:三逸乡冰窖,天桥冰溢口,锦绣谷冰川u形谷、含鄱岭冰川刃脊。
飞来石,为重叠石,属于冰桌,冰桌又称为冰台,是指在u形谷中或山 ……此处隐藏17717个字…… 醉蝶花花梗长而壮实,总状花序形成一个丰茂的花球,花形优美别致,花瓣团圆如扇,花蕊突出如爪,形似蝴蝶飞舞,花色娇艳,初为粉白,次转粉红,后变紫红,一花多色,兼具蜜腺,常令飞蝶陶醉,故名。
5. 四照花,原产东亚,落叶乔木。因花序外有2对黄白色花瓣状大型苞片,光彩四照而得名。四照花树形美观圆整呈伞状,叶片光亮,入秋变红,且留存树上达1月有余。
6. 豪猪刺,常绿灌木,老枝黄褐色或灰褐色,幼枝淡黄色,具条棱和稀疏黑色疣点;茎刺粗壮,三分叉,腹面具槽,与枝同色。叶革质,椭圆形,披针形或倒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上面深绿色,中脉凹陷,侧脉微显,背面淡绿色,叶缘平展。
7. 糯米条,忍冬科,六道木属。幼枝红褐色,小枝皮撕裂状。叶卵形或卵状椭圆形,对生,边缘具疏浅齿,叶背中脉基部密被柔毛。
8. 金钟花,落叶灌木,茎丛生,枝直立,拱形下垂,小枝黄绿色,微有四棱状,髓
心薄片状。
9. 凹叶厚朴,落叶乔木,小枝粗壮,幼时有绢毛。通常叶较小而狭窄,侧脉较少,呈狭倒卵形,聚合果顶端较狭尖。
10. 紫荆花,豆科紫荆属.该属为落叶乔木或灌木。单叶互生,全缘,叶脉掌状,有叶柄,托叶小,早落。
11. 山胡椒,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树皮灰白色、平滑;小枝初有黄褐色毛,后脱落;芽鳞片红褐色。单叶互生,叶薄革质,多为长椭圆形至倒卵状椭圆形,背面苍白色,密生细柔毛。
12. 阔叶箬竹,禾本科箬竹属灌木型竹类植物,生于山坡、山谷、疏林下。分布于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四川等省。
13. 白豆杉,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星散分布于浙江、江西、湖南、广西和广东海拔900至1400米陡坡深谷密林下或悬岩上。
14. 南方铁杉,乔木,.叶多少呈二列,线形,先端有凹缺,上面中脉凹陷,下面有白色气孔带。分布于华东、华南和西南地区,生于海拔600-2100m处的针阔混交林中。
15. 黄杨,常绿乔木,叶革质,正面呈深绿色,背面为浅绿色,在严寒的冬天叶色碧绿,无落叶现象。
实习点2芦林湖
植被:800米以上为黄山松林
800米以下为马尾松
外貌特征:四季常绿,无明显的季相变化
庐山在自然植被上,其水平地带是常绿阔叶林,随着海拔升高,地表水热状况形成垂直分异,使气候和土壤呈现出垂直分布特征,最终导致了植被垂直分布的情况。由山麓到山顶植被的分布规律是: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 实习点3交芦桥
河流的水流特征:流速大,水量小
河床沉积物特征:粒径很大,粒径差距很大
粒径的平方与流速成正比
河流的横剖面形态:v型
纵断面特征:起伏不平,坡度很大
依据:中泓线(河流每段最低点,水深最大,水流最快)
庐山河流特点:上流性河流(源头性河流)
水库的基本组成:1、大坝:拦截水流
2、输水洞:高于水库4-5米
3、溢洪道:通过此道的水为无功率弃水
按照规模分类:小型水库、中型水库、大型水库、特大型水库
地下水:主要为裂隙水:稳定,水质好(硬度小,酸性大)
孔隙水:疏松颗粒
庐山地处我国亚热带东部季风区域,多年平均降水量1833.6mm,年蒸发量为1008.6mm,水分有余,庐山水源来自大气降水。庐山是一座中山,地质构造、岩石性质、地貌条件比较复杂,以致天然降水对地表水的补给,使地表水存在着不同的形式。它们既是庐山风景名胜的组成部分,也是居住居民和疗养旅游者日常生活的水源。
实习点4黄龙寺
认识土壤
天然土壤一般有六个层面有机质层(0)腐殖质层(a)淋融层(e)淀积层(b)母质层(c)母岩层(r)。土壤的性状包括土壤颜色、土壤质地、土壤结构、土壤干湿度、土壤孔隙
度土壤ph值、土壤松紧度、土壤新生体、土壤侵入体。
庐山土壤的垂直结构类型比较简单自山麓至山顶依次分布着红壤和黄壤、山地黄壤、山地黄棕壤、山地棕壤。
庐山土壤的四个特征①有机质层较厚②含有大量次成矿物③ph值有变化④大量的石块
庐山地区主要土壤类型为:
a.红壤广泛分布于山麓地带、山体外围平原地区
b.黄壤及山地黄壤黄壤发育于山麓地形比较低平的部位山地黄壤分布在900米以下的地带局部地区可达1000米左右
c.山地黄棕壤分布于海拔800—1200米地带的各种母质上植被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或灌木、草本
d.山地棕壤分布于海拔1200米以上的山地
e.山地草甸土分布于山地比较平缓地段。
f.山地沼泽土主要分布于地势平坦、低洼、容易积水之处
g.浅色草甸土分布在江河、湖泊低平地段母质为河流冲积物或湖积物植被为草甸h.水稻土在山麓、岗丘和江、湖平原有分布
划分层次:腐殖质层:由于腐解作用,呈深褐色 20cm
过渡层:20cm
bs层:富铝化作用 75cm
观察内容:厚度、颜色、质地(砂土、壤土、粘土)
手搓法:取土在手,去除杂质,用手搓,看能否成团
判断标准:砂土,不能搓成条
壤土,能搓成条,但有裂痕
粘土,能搓成条,并且无裂痕
测ph值:使用ph试纸
四、实习总结
通过了此次庐山的野外实地实习,植物学和土壤学方面,我们基本能把书本的知识带入到大自然中,通过观察庐山的自然地理特征,掌握庐山的植被、土壤类型及演替规律,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水文学方面,基本对庐山的水文概况和水环境进行了深入的了解;人文地理方面,开阔了我们的视野,锻炼提高了我们对新鲜事物的解毒能力。庐山是个旅游胜地,此次实习也让我们领略了名山的风光,感受了大自然的神奇,正所谓受益非浅。 不足: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此次实习安排的时间非常紧张,对一些地质地貌现象缺少相对深入的认识和研究。如对庐山河流袭夺地貌认识不清楚;对于庐山在第四纪是否出现过冰川地貌,获得了大量的感性材料,但却,不能够及时的掌握理解,同时,老师的讲解并不是分组进行,耽误很多同学接受知识。而且,我们并没有请导游,所以,由于不熟悉路线,也耽误了实习的进程。当然,同学们野外实习的意识也不够强,旅游的成分比较多,并且,很多人的身体素质比较差,这就意味着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价钱能够身体素质的提高。
最后,我希望我们应该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发挥不怕吃苦、团结友爱的精神,善于合作,秉承科学严谨的态度,精益求精,把事情做得更好、更完善。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