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镇人民代表发言稿
我先说一下浮动假的问题吧。公司今年给员工放两天圣诞假,作为对员工额外的关心,我们非常感谢。不过,实际上对中国人来说春节才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其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在大年三十的晚上和家人吃一顿年夜饭。但因为春节假是从初一到初七,很多外地的同事都因为三十那天还要工作而不能赶回家陪父母吃饭。所以我在想,公司有没有可能在春节前放两天假呢,或者是把圣诞假改为春节假。以我来说吧,我家在四川,我回家基本上需要一天时间,从北京飞到成都或者重庆,然后坐车到市区,转乘高速公路大巴2-3个小时才能到家。我工作三年,就已经三年春节没有回家了,除了因为三十那天还要工作的原因之外,第一年被通知可能要加班,不能外出;第二年被通知要加班,到春节前两天才说不加,也买不到票了;今年是真的加了,从初四开始。我不知道我这样的情况是不是特例,相信也不会少。因为这些可能的工作安排,我的父母和我都只能遥遥相望,孤单地各自过年。这就转到我想说的第二个话题,公司对员工的尊重和人性关怀。
公司现在的we care program,以及我们现在在开的group focus meeting都是为了体现公司对员工的尊重和人性关怀。但其实最影响员工生存质量的工作时间的问题却始终没有实质的改善,最可惜的这种伤害常常不是没办法的,而是没必要的。公司的风气是,只要我有可能用到你,你就得在那儿侯着。除了刚才说的春节假的例子,到现在马上四月份了,我们team所有人的圣诞假、三八假都没有休到,我不知道在座的什么情况。没休不是因为工作真的那么紧急,而是因为领导认为无所谓,不就是两天假、半天假吗?我回头补你好了,我都不用发话,肯定是不可能给你休的。其实我们也不在乎两天假、半天假,我们每个人都存了好几十天假,这两天半简直not material,但是不能leave,我们在乎的是我们在应当休息的时候休息,应当过节的时候过节,我们在乎的是我们的假受到尊重,我们自己受到尊重。基本上我看现在这些项目的风格都是:中秋节,ok,我早点放人,晚上八点吧;圣诞节、新年,ok,我早点放人,晚上八点吧;元旦那天我给我当时带的小team放了假,但是我后来知道那天很多同事都在加班。我不认为不做这两三个小时、或者半天、或者一天就会mideadline、客户就会跳脚、老板就会骂娘、经理就会丢脑袋,或者做上这两三个小时、或者半天、或者一天就会meet deadline、工作进度会有实质性提高,相反,员工工作热情受到严重打击,工作效率也可想而知。我们公司是专业服务公司,靠的全是人,对管理者而言,拿了人心会事半功倍,失了人心就算你看着大门不让人回家睡觉又有什么用?!
再说一个事吧,上个月有一天我们全team十几号人都从周五上午工作到周六下午或者晚上。为什么呢,熬夜是为了赶deadline,熬完夜还不走呢是因为要陪客户去汇报,客户原定早上的汇报因为没有准备好一直往后拖,我们就在那儿没有希望的等着。为什么全team都等着呢,是因为客户汇报时可能会被问到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帮忙解释,而这些问题呢有些可能是某个同事才清楚的。就因为这一点点可能呢,所以全team十几号人从senior到a2全都不能回家睡觉。到最后有难受得吐的、有难受得哭的,后来看实在不行了才放人。我是哭了没吐出来的,也是下午四点走的那批,还有同事一直到晚上。我说这个不是针对任何人,我是想说公司这种风气,这种对员工不尊重和缺乏人性关怀的风气。这些在身体和精神上受到的伤害是多少个绿茶蛋糕都补不回来的,伤害几次之后,辞职信就起草好了。公司也同样是得不偿失,每年为什么那么多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senior辞职啊,项目为什么总是在抢senior埃其实很多不是因为找到更好的工作机会,而是因为实在受不了。比如我吧,我觉得在普华工作挺好,刚刚差不多学会了这套知识和方法-论、薪酬不低、有上升的空间、和同事相处也很愉快、为了工作加加班也未尝不可,我自信是个聪明好学而且负责任的senior,我也感谢领导的培养,但是如果再让我这样熬一次夜,总让我觉得在做一些不必要的牺牲,我立马辞职。
我不希望自己只是发牢骚不提解决办法,但是说实话我其实也没有想到很好的解决办法,以前我曾经提过对timesheet进行监督的建议,但是后来我发现对timesheet进行监督是很难的,因为如果有需要,可以对timesheet进行舞弊。所以我只能希望管理层能够更加宣传和强调这一点,就像coso的第一个要素——控制环境一样,强调关心工作效率而不是工作时间,创造一个尊重和人性关怀的大环境。就像前两天收到we care的信说要对员工说thank you一样,虽然只是一封信,至少是一种宣传和强调。以前we care也发过一周工作不能超过六天、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工作到十二点以后的信,虽然后来没有消息,至少这样的信发比不发好,一周发一次会比发了一次之后就杳无音信更有作用。此外,对于我们审计大部这种典型的项目为管理单元的组织,在senior和manager的培训中多一些项目管理的内容,我想会帮助大家在管理项目的时候思路更加清晰,进而提高员工的生存状态。
就说这些。
第二篇:乡人民代表大会发言稿
在**乡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
讲话
县委副书记
各位代表、同志们:
**乡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今天隆重开幕了。这是**乡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喜事。开好这次会议,对于进一步配齐乡政府领导班子、落实县人代会精神,加快**乡发展具有十分重要
的意义。在此,我代表县委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各位代表表示亲切的问候,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过去的一年是**乡发展不平凡的一年,**年**乡人民紧紧围绕“六条路径”,为加快“北方水城、美丽沁州”建设增光添彩,各项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乡年终综合考评中成为全县三个红旗乡镇之一,所取得成绩都是在坐同志们和全乡人民努力奋斗的成果。今年是全县确定的县城攻坚大发展的一年,**乡是全县新城区建设的主战场,**乡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各位代表义不容辞、重任在肩,希望大家增强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严肃认真开好本次会议。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选好班子,定好盘子。今天召开人代会是**乡选乡长、定规划的非常重要的会议,在此首先要求各位代表要以高度的责任感,自觉领会和宣传县委的意图,并把县委的意图和主张通过法定程序变为全体代表和全乡人民的意志,把乡长选好。其次要抓住发展的机遇,通过本次会议制定好发展的方向,并且要按照目标坚定不移的走下去,实现**乡的转型跨越发展。
二、谏言献策,做好参谋。由于**乡拥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将成为全县发展的重心,**乡目前的发展,关系到今后全乡人民的长远发展,各位代表要本着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畅所欲言,实事求是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反映上来,为全乡 ……此处隐藏3786个字……休息,你总推脱还有作业没改,还有课没备。其实我知道,你最割舍不下的,还是这两个班的学生——伤病在骨子里所渗透出来的责任感面前,早已显得那般微不足道了。
老倪啊,这学期,你拥有了平生第一届自己的学生,真的替你高兴。我知道,你格外珍惜这第一次做班主任的机会,可是班级固然重要,当爱人需要你的时候,你总应该出现在他身边吧?你爱人因为脑中长瘤,住院动手术,这么大的事你怎么就不和人说,你怎么连半天假都不请,非要等到村里的干部和陈校长说了,我们才都知道呢?你总是将学生放在第一位,你总是将各种苦痛让自己一个人承受,你这总共才80多斤的身体怎能承受的住这么沉重的负担呢?后来听说你爱
人病情暂时稳定,出院回家了,我真的有如释重负的感觉。希望他能尽快康复起来。
哦,对了。9月10号那天,我让我们班学生每人给你写一封信,想听听吗?陈敏说她很想对您说一声谢谢,感谢您她背不出课文时的耐心引导,感谢您在受伤时还不忘给他们上课的坚持与努力;夏奇科说:如果毕业了,有机会再回母校,第一个去看的老师就是您,因为您给了他太多的鼓励与帮助。
这是我做班主任7年来第一次被学生的文字所感动。你知道我看的时候,对你充满了妒忌吗?他们写给我这个班主任都没有这般动情呢!所以老倪,你做到了,真的,作为一名教师,赢得学生的信任与爱戴难道不是最弥足珍贵的嘛?谢谢你,老倪。愿你赢得越来越多的学生的信赖与支持。加油!
老师们,信读完了。信中的老倪,全名,倪列红,女,34岁。再过一年,她可能就永远没有机会转正成为正式老师了。就是这样一位代课老师,她始终坚守着自己的岗位,她始终这样默默地敬业奉献着。当我敲打着键盘,回想着和老倪有关的点点滴滴时,我的内心一次次地被感动震撼着。这些在老倪看来极其平凡的的事情,却如此真切地让我明白了:师德,原来可以这般真实!
谢谢老倪,谢谢所有像老倪一样默默奉献着的代课教师们,深深为他们鞠上一躬吧!谢谢!
全国师德标兵刘让贤:坚守高寒山乡的“孺子牛”
刘让贤用他的大半辈子,倔强地做了一件事——站在山乡的讲台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教书。
有人粗略地算过,近30年的时间里,这位执着的教师用他那辆“永久牌”自行车和他的双脚,“丈量”出7万多里崎岖的山路。
他被人们发现并广泛记起,一直要到他执教20多年之后。他先后荣获全省十大杰出校长、全国师德标兵等光荣称号。原国家教委创设的首届“柏宁顿孺子牛金球奖”杰出奖名单上,就有他的名字。
什巴小学,始终是让刘让贤牵挂的地方。这座海拔在2014米以上的山乡小学,坐落在沟壑纵横、交通闭塞的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东山乡。
1976年,35岁的刘让贤被调到这里任校长。此前的1956年,他随母亲“支援边疆”,举家迁至青海。3年后,母亲带着姊妹回了天津,他却留了下来。18岁那年,他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后来又当了校长。
这个新校长面对的学校——破旧的校舍仅有5间,教师仅有4名,学生仅有几十个,“一年级的学生不会数数,不会说汉语,连‘老师’也不会叫。”
他面临的首要难题,是如何说服土族老乡送学龄儿童上学。为此,他翻山越岭,挨家挨户遍访周边9个自然村,光布鞋磨破了好几双。据说,他曾11次登门拜访一户人家,家长最终感动,答应送孩子上学。
高寒大山里的清贫与艰苦,常人难以想象。从山外的家到山里的学校,必经一条叫沙塘川的小河,河上没有桥。趟水过河,是唯一的通行办法。常年下来,他落下了严重的风湿病,“年轻时在冰冷的河水里趟来趟去十几年,老天爷能不给你留点儿纪念吗?”这个脸上皱纹密布的老头儿,有时候也会开玩笑。
妻子周秀兰至今记得,1979年的一个冬夜,丈夫“狼狈”地回家,门牙竟掉了两颗。原来,这天刘让贤到乡教委开会,在山间小路上遭遇大风,尘土迷了眼,自行车摔倒了,人仰马翻。
事实上,每次丈夫出门进山,周秀兰都要提心吊胆。她曾是刘让贤的学生,后经人撮合嫁给了老师。
身为教师,刘让贤几乎是全能教师,什么课都能带。身为校长,刘让贤总喜欢“折腾”,他从自己的工资中挤出钱,买来图书、文体器材,创办活动室??
条件简陋并未阻止这位校长“折腾”的热情。他想方设法努力为闭塞的山乡孩子们打开一扇窗。1983年,在“什巴小学”,青海省第一份少先队油印队报《土乡红领巾》问世。尽管这张小报怎么看都有点儿“土头土脸”,蜡纸刻印得也很粗糙,但孩子们却欢欣雀跃。刘让贤将这张透着稚嫩的小报寄往全国各地上
百所学校,让青海高原上的“什巴小学”与上海、山东等地的学校建起“手拉手”的友谊。
妻子眼中,刘让贤对自己很“抠门”,节俭了,再节俭。县城60多平方米的家里,房子自打入住就没有装修过。如今,墙皮已经有点倾颓。环顾四周,家具陈设陈旧,“时尚的东西基本没有”。
周秀兰心疼身患糖尿病的丈夫,希望他吃得好点儿。去菜市场买条鱼,刘让贤都嫌“太贵”。但他对学生们很慷慨。刚退休那会儿,腿脚还灵便,他便隔三差五地要跑回学校看看。后来,走不动了,每到“六一”,他都要买上些文具,送给家庭贫困的学生,表彰学习模范生。
他也闲不住。始终退而不休。这几年,他写了3本书,办了一个辅导班。在最近一次的写作中,他用“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表明自己的心迹。
这或许能解释,在渤海之滨长大的天津小伙儿刘让贤,为何能在青海高寒的大山里,穷其一生地坚守。
五年来,他大部分的时间都担任班主任工作,并且连续多年担任初三班主任。无须讲他对学生的教育教学的无微不至;也无须讲为了学生他对家人的诸多亏欠;单是十五年来他的家访历程就可以写成一本长长的书。
他曾在120多天的时间里,走访了300多户次家庭,而其中绝大部分是在夜里去的。从被戏称为獐子岛“东极”的东獐村东邦屯,到“西极”的西獐村后马滩屯,从“南极”的沙包村南洋屯,到乘船才能抵达的獐子岛管辖的三个外岛,十几平方公里的海岛,几乎每处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他用自己匆忙的脚步缩短着海岛上孩子们与成功之间的距离,丈量着教师这一职业大海般宽广的范
畴。为了家访他不知磨破了多少双鞋;为了家访他不知扎破了多少条自行车带;为了家访他又不知饿了多少回肚子,走了多少里夜路,摔过多少次跤??
记得有一次他长途跋涉一个多小时,费尽辛苦才找到学生家。但见到家长时却连一个字也说不出来,因为他实在是太累太饿了。家长拿出花生给他吃,他竟然连壳都没扒干净就往嘴里送,家长和学生见到此情此景,不禁热泪盈眶。还有一次,他在寒冷的冬夜里冒雪家访,家长不在家,他干脆留下来为学生生炉子做饭。家长回来后,竟然意外地吃到了老师做的饭菜,哽咽着难以下咽。最让人心酸的是一次夜晚家访,一家一家的走去,归来时已是夜里的十一点钟了。山路狭窄,当时又没有路灯,他一不小心,从高达近十米的崖上跌落下来,腿碰破了,脸也挂了花,四周群山寂静不语,只有碎石依稀滑落。不知道他是否感到过孤独与委屈,只是在第二天的课堂上依然看到他在激情满怀的讲课。
文档为doc格式